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直属专案 > 韩 星 2024年上半年课程总结报告

韩 星 2024年上半年课程总结报告

字号:T|T

2024半年课程总结报告

 

尊敬的主席台鉴

您好!退休以后2024半年在社会上有诸多讲座、演讲、学术会议、座谈会等。现总结如下:

1.202439日作为嘉宾参加燕京读书会《孟子章句序》,1课时。

2.2024317以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的名义,策划、主何以中国:《中庸》的历史文化解读学术研讨会并做了《中庸之道与世界多元文明格局》的发言,3课时

3.2024323日在泗水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心为山东乡村儒学志愿者培训讲课“仁义礼智信五常与青少年教育”,3课时。

4.202442-3日参加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举办的黄帝文化学术研讨会,做了“黄帝与黄色文明”的发言,1课时。

5.2024413日在平顶山教育系统做了《经典的传承与研读——以<论语>为例》的报告,3课时。

6.2024420,参加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立德树人与君子人格养成”学术研讨会,发言并做会议总结,1课时。

7.2024423日“世界读书日”在参加曲阜第六届全国“相约《论语》文化中国——世界读书日 人人读《论语》”大型公益活动,作为嘉宾会讲,2课时。

8.2024567日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成都、绵阳两个校区分别讲了“儒家的修身观及修养之道”,共6课时。

9.202459日在北京海淀区敬德书院参加春季会讲及敬德书院院务扩大会议,1课时。

10.2024518日在广西武宣县讲座“经典传承与家风家教”,3课时。

11.202452425日在外研社高英分社教师培训部研修班讲课“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与现代传承”“儒家人文精神及其当代价值”,共6课时。

12.2024526日在北京参加央视《记住乡愁》“门楣之上”系列节目策划研讨会,1课时。

13.2024531-63日,海口参加第九届全国书院论坛,做主旨发言《贺瑞麟与陕西三原正谊书院》,1课时。

14.2024615日在北京全国人大会议中心召开的“首届新时代礼义文化论坛”发言《立于礼 成于乐——礼乐人生与成人之道》,1课时。

15.2024619-21日在甘肃天水参加“伏羲文化论坛”,做主旨发言《伏羲与中华文化道统》,1课时。

16.202462223日晚上在宝鸡文理学院政法学院为研究生授课《谈谈学问之道》《谈谈我读书学习的一些体会》,6课时。

17.2024628-30在西安参加由西安交通大学主办的“礼乐文明与中国伦理”学术研讨会,做主旨发言《“周孔之道”疏解——中华礼乐的人文精神和伦理价值》,1课时。

18.2024713-14日在山东济宁举办第十一届中韩儒学交流大会“反思与重建:走向现代文明的东亚性理学”学术研讨会,做《东亚儒学、东亚价值观与儒学现代化问题》的发言,1课时。

19.2024713-15日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展开的“多维形态的儒学及其现代价值学术研讨会暨《原道》创刊30周年座谈会”,发表论文《<孝经>“德教”思想发微》及书院会讲,2课时。

20.2024716日在西安曲江一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师资研究班学员授课《经典的传承与研读——以<论语>为例》,3课时。

21.2024718-20日在湖北天门市江汉学校为学校师生讲授《<孝经>大义》《超凡入圣——孔子的人格境界》,6课时。

22.2024725日在北京参加央视《记住乡愁》“门楣之上”系列节目其中两个节目的审稿会,1课时。

23.2024728日在河北枣强2024“珞珈国学·耕读传家”全国大学生公益高端研修营开营仪式上首场授课《<大学>的主旨与根本》,3课时。

24.2024810日在湖南永州“弘文兴教  立德树人  回到孔子哲学传统论坛”专题讲座《汉唐以来经学及书院经师人师的培养》,3课时。

25.2024816-18在西安第九届君子文化论坛发表论文《君子黄中通理——兼论中道的文明价值》,1课时。

26.2024819日在西安汉城湖大风歌策划举办中和书院甲辰会讲,邀请7位国内专家围绕“修身为本:儒家的修身之道”发表观点,1课时。

课时总量62课时:课程名称见上,听讲人数都是社会个阶层,不好统计,

二、对自己教学效果的评估

以上演讲、专题讲座、会议发言是在自己长期学术积累基础上,应不同部门、单位邀请,根据社会不同部门、不同领域需要,提前做好演讲稿和PPT,针对不同的听众,都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同时,也促进我的学术研究不断深化,并应用于社会

三、听众方面取得的实效

这些学术以及普及活动把学术性于大众性结合起来,立足于扎实的学术基础,深入浅出,正本清源,澄清社会上一些人对儒学、传统文化的误解、曲解、糊涂认识有正面作用这几年特别在经典解读方面,应传统文化三进校园中经典进校园的需要做了较多普及工作

四、经验总结及改进办法:

不断努力,面对社会不同方面的需求,立足于学术研究尽可能做普及推广工作,更好地发挥传统儒家社会教化功能,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更大贡献。

五、下学期开课的计划与安排:

今后人人在社会上不同部门、不同单位的演讲、讲座,参加学术会议,主题是以儒学、经典为主,包括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另外,我继续参与社会上经典研读活动,主要是北京的燕京读书会、西安中和书院的“元典”研究院研究活动,以及学术指导继续参与北京燕郊西柳河村正元书院暨仁德书院相关活动。

 

最后,深切缅怀赞助人冯先生,感恩主席

顺祝

大安!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202498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