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中华民俗 > 中华文化遗产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中华文化遗产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字号:T|T
 
 
中华文化遗产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近年来,作为中华文明之象征的文化遗产又焕发出勃勃生机,不仅有中国政府、学界和民间各个层次共同推动,而且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在传播中华文化遗产。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深入挖掘文化遗产的深厚底蕴并力求与现代文明紧密结合,走出一条中华文明独特发展路径,已是众多学者的共识。特别是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根与魂,既是“民族身份”又是“国家身份”的名片,人们已经深深认识到没有文化遗产的民族是没有力量的民族,文化遗产奠定了每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

守住文化遗产的根

与支撑民族文化基石

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历史积淀的精华,是一个民族、国家、地区、城市、社会共同生活人群的“集体记忆”,其中物质文化遗产既包含了器物、典籍、文书、服饰、艺术品等“可移动文物”,又包括了古迹、古建、遗址等“不可移动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历史记忆、文化传统以及民族精神代代相传紧密相连,包括了生活方式、居住形式、饮食文化、民间工艺、节庆习俗等等,具有很强的文化传承性。如果说物质文化遗产属于“静态”,与历史考古、民族事件紧密相连,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活态”,它与民族思想信仰、民众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它们共同组成文化遗产的整体记忆,在民族、民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中深深扎根。

中华文化遗产蕴涵着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价值、特有的思维方式、丰富的想象力,体现着东方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既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与历史的见证,又是人类文明共同的财富瑰宝。祖先传承下的文化永远历久弥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诸如“和而不同”观、“天下为公”观、“仁人兼爱”观、“义先利后”观、“天人合一”观等等,都对当代世界具有启发意义。而忧国忧民的民族情操,修身养性的人格追求,敬业尚善的良心节操,先忧后乐的人生准则,坚韧不拔的民族特质等等,已经是民族的凝聚力和人文素养基本意识,人类正是从这些文化遗产与文明成果中丰富和完善自己。一个民族文化遗产的活态部分已经渗进了民众的心灵,直接参与或者间接影响着人们的现代生活,终生相伴温润历史,这就是遗产深层的传统,体现着一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积淀和生生不息的精神。

不同的地域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化底蕴,我们的文化遗产就是具有中国文化的特色形态,它吸收了许多外来的文明,也坚持了自己的多样性,互相促进与交融,推动了人类进步和丰富了人类生活。文化遗产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既有古代的诸子思想哲学也有近代的变革思维;既有古代通史也有近代断代史;既有政治制度史又有文化发展史;既有中国科技史又有中外交通史。尤其是20世纪以来考古收获蔚为大观,地下新发现不仅为中华遗产研究带来了新局面,而且新成果引起文化遗产众多领域的巨大变化,甲骨卜辞、秦汉简牍、敦煌文书、墓志碑刻、器皿刻书等等重见天日。许多原来史书记载的内容现在有了实物证据,原来的古文物被赋予了新的解释,许多领域的新资料都是以前学者无法见到与想象的,以图证史与以史论图,层出不穷的新史料是时代对我们的眷顾。有人将这些统统称为“国学”,我觉得不如称为“中华遗产学”或“中国古典学”,不仅与原来传统“国学”明确区别,更重要的是新的文化遗产已经大大超越原来的范围与概念。

但近代以来我们的文化遗产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既有大量不可移动文物被烧毁、盗掘、损坏,也有大量可移动文物被走私、攫取、偷窃。更重要的是,我们精神文化遗产中一些基本传统被破坏,一些道德底线被突破,在商业经济冲击下,文物鉴赏变成了哄抬拍卖,追索流失文物变成了媒体方式炒作,修复文物变成了造假牟利,利用文物遗产研究走出象牙之塔之际,或利用民众持续升温的藏宝热情,从根本上违背了保护文化遗产的宗旨与目的。即使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正在变得空泛和苍白,例如传统节日既缺乏信仰层面的内涵,亦缺少仪式层面的展示,节日个性色彩几乎荡然无存,将清明、端午、中秋等人伦节日化变成了没有文化记忆的公休假。

守住文化遗产的根,就要保持其传统性、本土性和民族性,但同时也要彰显其时代性、人文性、世界性。我们在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时,有责任将中华优秀遗产传播出去,让“世界和谐”理念能被人们接受,让各国人民与我们共享中华文明的智慧创造。

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民族的标志,关系到每个民族成员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感、归属感和骄傲感,以及伴随着这种感情而来的文化尊严感。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熏陶,社会的进步也离不开文化的洗礼。一个国家的领土被敌人侵占可以收复。一个民族的成员被打散可以凝聚,但一个民族的文化被灭绝了或是自己放弃了则万劫不复,文化遗产往往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地缘再远它都有着守土保疆、天然血缘的亲近,所以决不能随意放弃与淡忘。

文化遗产的历史形态与永恒价值

文化遗产不仅荟萃了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也为人类留下来丰富的精神遗产,启迪了人们的心智。这是文化遗产的灵魂所在。历史证明,中华文化遗产有着向心性的凝聚力、文化连续性的传承力和文化多样性的包容力。

文化遗产的魅力来自于文明认知的基础,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中华文化遗产的传播,因为它具有全人类共同信奉的普遍价值,体现儒家仁者爱人的民本思想,展示人与人之间礼让和睦相处的理想,蕴含着平息人类种族争斗和谐准则,寻求天下大同的远大理想,所以既有时代意义,也有永恒价值。

与世界上其他民族和国家相比,中华文化遗产有几个显著的历史形态:

一是中华文明古老独特。在世界文明之林中像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年以上历史的民族并不多见,而且中华文化遗产起源独立、自成体系,虽然吸收了许多外来文明,并受到外来势力的侵犯,但始终延续发展至今没有中断,可以与其他伟大文明并驾齐驱。而且中华文化遗产地域空间巨大,各地、各族的丰富性、多样性、独特性呈现出链条延续的特点。

二是中华文化影响辐射。中国文化由于长期处于优势地位,自古就对周边国家产生过文明影响,尤其是东亚国家文明发展的一支源流,汉唐以来就通过丝绸之路的贸易和中西文化交往,向亚欧大陆和整个亚洲产生过辐射影响。

三是中华文化不断扩展。随着近现代海外移民的扩大,聚族而居的生存方式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即局域完整的“唐人街”“中国城”等。这些华裔族群不仅保留着原来的生活方式、习俗和信仰,而且他们作为华人的精神支柱和文化认同,既是所在国重要的“东方遗产”,也是中华文化遗产的见证与扩展。

四是中华遗产环境独特。就中国国内遗产类型说,历史类、考古类、墓葬类、都城类等遗产都有着叙事空间,包括建筑民居、城镇街道、牌坊门墩、寺院道观、园林公园、科技工程等较为明显突出。实际上体现文化交流、人与自然和谐、宗教信仰的遗产也很多,这些均与环境独特有关,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遗产正是运用独特的个性充实着“原真性”文化内容,写实着“原整性”价值。

五是中华遗产特色鲜明。中国遗产特色不是单一色调,“中国红”“琉璃黄”“国槐绿”“青花蓝”“玉脂白”“长城灰”等丰富多彩,一看即是中国色彩。“长龙舞”“狮子舞”“秧歌舞”“红绸舞”“踩高跷”“功夫拳”等百花齐放,一看就是中国元素。民间传统是文化交流最好语言,也是中华文化最真切的形象传达。

人类文明的历史表明:一个民族文化如果不借鉴和吸纳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就很难得到发展,也不会汇聚成巨大的竞争力,相反还会保守固步自封,甚至逐渐萎缩。中华文化遗产充分说明了这一趋势。春秋战国基础上崛起的秦文化,吸收了各国的精华包括欧亚草原民族文化,接纳了各样的人才,终于统一了中国,秦陵兵马俑的艺术造型震惊了世界。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流传千古的丝绸之路,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流从此频繁不断。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交流的高峰,从7世纪到9世纪,长安是当时东亚的国际大都会,居住着许多外国王公贵族,外来移民人数急剧增加,波斯(伊朗)、天竺(印度)、日本、高丽等几十个国家的使臣络绎不绝到达长安,外来的音乐舞蹈风靡长安。唐代出土的金银器皿、雕塑壁画、锦绣毛毡、都屡屡展现着异国情调、外来艺术。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移民大国,从历史到现实的华裔族群分布于世界各地,他们从母体带去的中华文化遗产从来都不是战争与侵略的史册,而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见证,是与所在地区人民共同合作和贡献的记录。许多华人聚集生活的唐人街地区文化就是中华遗产存活的地区,它们并不是一种重回历史现场的景观标志,而是活的灵魂和民族亲情的枢纽,开启着文化多元性的未来。

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化遗产总有其占据主导的地位,当代中国文化复兴高潮正在逐步与世界接轨,传统文化遗产中的许多精华也成为引领的方向,历史遗产在世界文化多样化格局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遗产的载体、物证、符号、象征等等都成为不可分割的部分。自上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从1985年后已有40项世界遗产,中国文物作为中华文化遗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近40年来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160余项展览,世界观众达4000多万,每到一处都受到西方首脑政要亲临观赏和民众的赞誉欢迎,通过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美学价值传播了中华文化,赢得了民族文化尊严感与文明成就感。

文化遗产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我们提出中华文化遗产的当代意义,就是强调重视文化遗产不是复古倒退,不是抱残守缺。传统国学虽然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但不是中华遗产的全部代表,近百年丧权辱国落后被动的历史已经证明,仅靠传统的国学不能救中国,不能引导中国走向现代化。西风东渐的百年历程大大削弱了国人对中华文明的自信心,也间接地挫伤了对中华遗产应有的尊严。但是古老遗产的精华并没有湮灭,反而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甚至攫取掠夺,流失海外的无数文物就是事实,特别是近年中国文物随着文化的复兴和艺术影响,被世界分享,再次证明中华文化遗产有着独特性、创造性和生命力。

中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文化遗产也是与国情和现实紧密联系的一部分,但是很多人短视盲视并不认识到这一面,急功近利地破坏古迹遗址、强拆历史街区、切断文化命脉,搞一些非古非今的假文物,建一些编造历史的假景点,留下了许多历史遗憾和惨痛教训。

西方文化遗产与现代文化是紧密联系的,古希腊、古罗马等众多文化遗产要素稳定的积淀在现代文化中,许多西方人将历史精华的积淀作为文化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将历史遗产与现代社会合二为一,甚至将文化遗产视作自己“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身份”,屡屡发起拯救正在濒危或消失遗产的活动。

文化遗产的历史形态与当代意义是不可分割的,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如果没有新的发展,其当代意义必然受到很大局限,也很难守住自己的根脉。文化遗产不是单纯保护,要有生命力就必须不断创新。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文化传承与时代创新相互交叠,缺一不可。中华文化遗产在世界各地传播过程中适应本地的特点,创造了许多时代的新意和鲜明的标识,既保持了中华文化遗产的自身特色,又参与推进了文化创新的发展,是许多华人不断奋斗前行的灯塔和潜藏思想深处的伟力,保持着华人经济社会不竭发展的原动力与核心价值。

我们一方面要注意合理将文化遗产转化为使用价值,利用一切物质手段、文化符号、象征模式体现中华文化遗产。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绝不能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地对待文化遗产,不能将文化遗产当作摇钱树,从文化遗产中去寻找旅游经济、金融经济、工商管理等等对现实有用的刺激方法,那就过于简单肤浅了、滥用变味,就会在商业化中事与愿违,失去博大精深。利用文化遗产搞资产商务的“历史阐述”或“遗产经济学”确需慎重,功能导向不能过于偏离。让中华遗产首先成为全球华人的良性资产与不竭资源,不仅让华人在各个领域生活更美好,也让遗产理念激发出的想象、智慧和创造成为整个人类的共享财富。

随着中华文化遗产不断研究和宣传,已经开始对全世界产生一定影响,并成为中外思想文化交流的一个平台。中华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珍贵遗产和瑰宝,也是全人类的文化财富。中华文化遗产是经过多民族在漫长历史中的生活认知和体验,文化根系深远,古国起步久远,其中在世界各地向多元化迈进时相差很大,但文化遗产提升了海外华人的地位,也包括东南亚各个国家人民的生活体验,明清以来在东南亚的华人衣冠未坠、诗文未歇。虽屡遭挫折、裂枝散叶,却百折不挠,传播未断,历经数百年充分展示出其绵绵不绝的魅力。可以说,中华文化遗产的丰富,其实也是文明古国发展崛起的映射,文化遗产的当代意义就是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民族之神,文以铸之。”文化遗产涉及人们的情感记忆、精神感悟、历史认知、观念认同、民族习惯,它不仅体现着国家和民族的品格,也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是推动社会和谐平安的一支重要力量。文化遗产蕴涵的影响力转化成现实的文化生产力、竞争力,已是社会综合发展的重要支点、无形资产和稀缺资源,文明进步的社会决不能缺少具有普遍价值的文化遗产。

中华文化遗产的历史形态是悠久的,但是文化遗产的当代意义则是发展的,我们不仅要区分其古今优劣,甄别国粹与国故,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对待现实生活中的遗产要推陈出新,充分实现弘扬其生命力的价值,有一位哲学家曾说过:“唤起记忆是为了唤醒责任。”如果说回味历史是在人们脑海中描绘明天的蓝图,那么文化遗产的当代意义仍然是面向未来,只有不断为中华文化遗产赋予时代内涵,才能让中华文明博采众长、海纳百川,焕发出新的光彩,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葛承雍 系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总编辑)


来源:深圳特区报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