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
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类)专业2022级
姓名:刘雯豪
学号:2022201060
联系方式:13070880789
1.和坛 七 147楼
在人生的长河中,我时常回望那些与《诗经》相遇的瞬间,它如同清泉,洗涤着心灵的尘埃,让我深刻理解到“道德,文之本也”的真谛。曾几何时,面对生活的纷扰与挑战,是《诗经》中的“思无邪”给予了我最质朴却最坚定的力量。它教会我,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一颗纯真无邪的心,不为名利所惑,不为世俗所累。
记得初入学生会时,面对激烈的竞争与人际关系的微妙,我时常感到迷茫与彷徨。是《诗经》中的智慧,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我前行。我开始学会以更加平和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件事,用真诚与善良去对待每一个人。渐渐地,我发现,这样的我反而赢得了更多的尊重与信任,工作与生活也因此变得更加和谐与美好。
“道德,文之本也”,这不仅是对文学创作的要求,更是对人生修养的鞭策。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让我们不忘初心,铭记“思无邪”的教诲,以道德为基,以真诚为魂,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如此,方能在人生的旅途中,行稳致远,收获满满的幸福与满足。
2. 廉坛 七 68楼
在生活中,我逐渐体会到“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的深刻内涵。曾经,我总以为在竞争中胜出便是成功的标志,却忽略了内心深处那份与自我较量的坚韧。直到一次重大的挑战面前,我意识到,真正的强大不在于战胜了多少对手,而在于能否在自我怀疑与恐惧面前屹立不倒。
记得那次项目竞赛,压力如山倒,我几乎要被自我怀疑的阴霾吞噬。但正是这个时候,我忆起了王守仁那句“防于未萌之先,而克于方萌之际”。我开始反思,与其被外界的困难打倒,不如先在内心筑起一道防线,将那些消极的念头扼杀在萌芽状态。我调整心态,积极面对,一步步克服难题,最终不仅完成了项目,更实现了自我超越。
这段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真正的强者,是在面对自我时依然能够保持清醒与坚定的人。他们懂得在内心深处设立防线,防止负面情绪滋生;他们勇于挑战自我,不断突破极限,最终达到新的高度。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秉持这一信念,不断自我完善,力求在每一个挑战面前,都能成为那个自胜的强者。
3. 毅坛 八 91楼
在人生的长河中,我愈发体会到《淮南子》中“君子为善不能使福必来,不为非而不能使祸无至”的哲理。曾几何时,我或许也怀揣着“善有善报”的朴素愿望,但生活的复杂多变让我逐渐明白,福祸并非完全由个人行为所决定。
记得有段时间,我全身心投入于帮助他人,希望以此积累善缘,换取生活的顺遂。然而,现实却给了我不同的答案。尽管我尽力行善,但生活中的波折与挑战依旧接踵而至。这时,我意识到,《诠言训》中的智慧在于提醒我们,保持一颗平和的心,不因善行未得即时回报而沮丧,也不因遭遇不幸而过分自责。
于是,我学会了在行善时保持谦逊,不将个人的幸福寄托于外界的回报;在遭遇挫折时,也能以更加豁达的心态去面对,不怨天尤人,而是从中汲取教训,继续前行。这样的生活态度,让我在面对人生的起起伏伏时,能够更加从容不迫,也更加珍惜那些不期而遇的美好。
4. 忠坛 二 815楼
在成长的路上,我时常被古人的爱国情怀所震撼,尤其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壮烈与“一寸赤心惟报国”的坚定。这些诗句不仅是对英雄人物的颂扬,更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不懈奋斗。
在我的生活中,虽未经历过生死考验的战场,但那份对国家的深情厚谊却深深植根于心。每当看到国家取得重大成就,心中便油然而生一股自豪感;面对挑战与困难,我也总想着能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哪怕微不足道。这种情感,就如同陆游笔下的“一寸赤心”,虽小却炽热,始终向着祖国的方向跳动。
我深知,个人的力量虽小,但汇聚起来便能成为推动国家前进的磅礴力量。因此,我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我,希望将来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和热血。这份信念,如同指引我前行的灯塔,让我在人生的旅途中更加坚定和勇敢。
5、忠坛 三 189楼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仅是对古代士人高尚情操的颂扬,也深深触动了我内心的共鸣。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我时常提醒自己,要有一颗超越个人得失的心,去关注更广阔的世界和他人的福祉。
记得在参与社区服务的一次活动中,我看到了许多需要帮助的人,他们的困境让我深感忧虑。那一刻,我意识到,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在他人需要时伸出援手,共同分担这份忧虑。而当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哪怕只是微小的改变,让周围的人感受到温暖和希望时,那种由内而外的喜悦与满足,远非个人享乐所能比拟。
“先忧后乐”的精神,让我更加珍惜与他人的连接,更加坚定地走在奉献与爱的道路上。我相信,只要每个人都能心怀天下,以实际行动践行这一理念,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秉持这份信念,努力成为那个在他人之前忧虑、在他人之后享乐的人。
6、信坛 三 263楼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逐渐领悟到孟子所言“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的深意。这并非倡导背信弃义,而是强调在复杂多变的现实面前,君子应坚守正义的原则,灵活应变,不拘泥于形式。
曾有一次,我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是坚守对朋友的承诺,还是遵循内心的正义感去做一件可能让朋友失望但对更多人有益的事。经过深思熟虑,我选择了后者。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真正的诚信与果敢,并非盲目地信守每一个承诺、追求每一个结果的实现,而是在权衡利弊后,坚持做正确的事,即使这意味着要承担一定的后果或牺牲个人的利益。
这次经历让我更加坚信,作为有道德的个体,我们应当以正义为指引,勇于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正如孟子所言,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与坚定,成为真正的大人。
7、信坛 三 474楼
在人生的探索之旅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以及“百闻不如一见”的真谛。曾几何时,我满足于书本上的知识和他人的经验之谈,以为那就是世界的全部。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我逐渐意识到,唯有亲自去体验、去感受,才能真正领悟生活的深度和广度。
记得有一次,我踏上了一段徒步旅行的旅程,攀登了一座之前只在图片中见过的高山。当我站在山顶,俯瞰着脚下的云海和远处的山川,那一刻,我仿佛触摸到了天空的边缘,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渺小。那一刻,我深刻理解了“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的含义——有些风景,只有亲眼所见,才能感受到它的壮丽与辽阔。
同样地,在生活中,我也逐渐学会了“百闻不如一见”的道理。无论是人际关系的微妙,还是社会现象的复杂,只有通过亲身经历和观察,才能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判断。这种从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和感悟,往往比任何道听途说的信息都更加真实、深刻。
因此,我更加珍惜每一次亲身经历的机会,无论是旅行中的所见所闻,还是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感悟。我相信,只有不断地走出舒适区,去探索、去体验,我们才能更加全面地认识这个世界,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活的意义。
8. 智坛 三 367楼
在求知的道路上,我深刻体会到了“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的真谛。每当我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解之处,那份疑惑如同迷雾笼罩,让我倍感困扰。然而,正是这些疑惑,驱使我去探索、去追问,最终在一次次的尝试与解答中,我获得了新知,也收获了成长的喜悦。
同时,我也铭记着“师其意,不泥其迹”的教诲。在学习的过程中,我逐渐明白,真正的学习不仅仅是模仿和复制,更重要的是理解和领悟其中的精神实质。无论是前人的智慧还是现代的科技,我都力求在掌握其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不拘泥于形式和方法。
这种学习态度让我在面对复杂多变的问题时,能够更加从容不迫,找到最适合的解决方案。我相信,只有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同时又不拘泥于成规,我们才能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取得更大的进步。
9. 智坛 六 490楼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时常反思孔子的教诲:“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句话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我内心深处对于自我修养与成长的追求与忧虑。
回顾过去,我也曾有过只追求知识广度而忽视品德修养的时刻,以为掌握了足够的信息就能应对生活的挑战。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我逐渐意识到,品德才是立人之本,是支撑我们行走在世间的坚实基石。没有良好的品德,再多的学问也难以发挥其真正的价值。
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闻义不能徙”的遗憾。在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听到或看到许多正直、善良的行为和观念,但往往因为惰性、恐惧或自私而未能将其付诸实践。这种“知而不行”的状态,让我深感愧疚与不安。
至于“不善不能改”,这更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课题。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犯错,但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正视错误,勇于改正。我曾在一些小事上固执己见,不愿承认自己的不足,但经过反思与努力,我学会了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缺点,并努力改正。
因此,我更加坚定了养成良好品性的决心。我相信,只有不断修养品德,勤奋学习,勇于实践正义,积极改正错误,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这不仅是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社会、对家庭、对朋友的一份责任与担当。
10. 智坛 九 389楼
在《朱子语类》的启示下,我愈发认识到读书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曾几何时,我沉浸在书海中,渴望从字里行间汲取智慧与真理,却忽略了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的重要性。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阅读中遇到了一个关于团队合作的理论,起初只是觉得新颖有趣,但并未深究。
不久后,我在一个团队项目中遇到了挑战,团队内部出现了分歧与摩擦。这时,我突然想起了书中的那个理论,便尝试着将其应用到实际情况中。通过调整沟通方式、明确分工、强化协作,我们团队最终克服了困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的真谛,也明白了“须反来就自身上推究”的必要性。
这次经历让我意识到,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指导我们的行动,改善我们的生活。只有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的价值,也才能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因此,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更加注重将所学应用于实际,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11. 智坛 十 452楼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时常感受到“明鉴所以照形也,往古所以知今也”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正如明亮的镜子能够清晰地映照出我们的面容,回顾过去的经历与历史,也能为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让我们更加明智地面对现在与未来。
记得在面临人生重要抉择时,我常常陷入迷茫与困惑之中。但每当这时,我都会静下心来,回顾自己过去的经历,以及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与事件。从他们的选择与坚持中,我汲取到了力量与智慧,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与答案。
正如古人所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通过回顾历史,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当下的处境,还能够预见未来的趋势与变化。这种洞察力与预见性,对于我们的个人成长与人生规划而言,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因此,我更加珍惜每一次回顾过去的机会,无论是个人经历还是历史长河中的点滴故事。我相信,只要我们保持一颗开放与敬畏的心,用心去体验、去感受、去思考,就一定能够从中汲取到源源不断的智慧与力量,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12. 义坛 二 124楼
在生活中,我深刻体会到“仁者,义之本也,顺之体也,得之者尊”这句话的深意。仁爱,不仅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更是我们内心世界的明灯。每当我以仁爱之心待人接物,无论是家人、朋友还是陌生人,都能感受到那份温暖与和谐。
记得有一次,在公交车上,我看到一位老人颤巍巍地站着,周围却无人让座。那一刻,我没有多想,立刻起身将座位让给了老人。老人感激地望着我,周围乘客也投来赞许的目光。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仁爱之心不仅能让对方感到温暖,更能赢得他人的尊敬与喜爱。
在日常生活中,我也努力将仁爱之心融入每一个细节之中。无论是工作中的团队合作,还是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我都尽力做到以诚待人、以善为先。我相信,只有心中有爱,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只有坚持仁爱之道,才能赢得更多人的尊重与信任。
13. 义坛 三 229楼
在孔子的教诲中,我深刻领悟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的崇高境界。这不仅是对君子行为的精炼概括,也是我个人生活中不断追求的目标。
记得在一次团队合作项目中,我始终坚守“义”的原则,即公平、公正、正义。在分配任务时,我尽量考虑每个人的能力和特长,确保每个人都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最大价值。这不仅提高了团队的整体效率,也赢得了团队成员的尊重和信任。
在与人交往中,我注重“礼”的践行,以礼待人,尊重他人。与人交往,我都力求做到言辞得体、举止有礼,营造出和谐融洽的氛围。
同时,我深知“孙以出之”的重要性,即谦逊待人,不骄不躁。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时,我总是先倾听他人的看法,再以平和、谦逊的态度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的交流方式不仅有助于增进彼此的理解,也避免了不必要的争执和冲突。
最后,“信以成之”则是我始终坚守的底线。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都力求做到言出必行、行出必果。这种诚信的态度不仅让我赢得了他人的信任和支持,也为我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孔子关于君子的论述不仅是对古代士人的要求,更是对现代人的启示。我将继续以“义、礼、孙、信”为准则,努力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
14.义坛 五:133楼
《列子》中的这句话“人而无义,惟食而已,是鸡狗也”,如同一记警钟,时常在我耳边回响。它提醒我,作为人,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物质上的温饱,而忽视了内心的道义与良知。
在我的生活中,曾有过一段迷茫的时期,那时我过分追求物质上的满足,却忽略了精神上的追求与修养。每当夜深人静时,内心总会涌起一种空虚与不安。我开始反思,这样的生活真的是我想要的吗?难道我真的要沦为只知吃喝的“鸡狗”吗?
经过深刻的自省与调整,我逐渐意识到,人生在世,除了基本的生存需求外,更重要的是对道义的坚守与追求。我开始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也更加注重个人的品德修养,努力做到言行一致、诚实守信。
如今,当我再次回味这句话时,内心充满了感激与坚定。感激它在我迷茫时给予我警醒,坚定了我追求更高人生境界的决心。我深知,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我将始终坚守道义,不忘初心,努力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情感、有责任感的人。
15.义坛 六 264楼
在学习与成长的征途中,我始终铭记“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的箴言。作为学生,我深知,追求优异的成绩和未来的成功是理所应当的“利”,但这一切都应建立在遵循正义、明辨是非的基础之上。
记得在一次团队合作的项目中,面对紧张的截止日期和复杂的任务,团队内部出现了分歧,有人建议采取捷径以快速完成任务。然而,我坚持认为,我们应该坚守诚信与原则,通过正当的努力和团队合作来达成目标。最终,我们不仅按时完成了任务,还因为过程中的团结协作和诚信态度赢得了老师的赞扬和同学们的尊重。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真正的成功不仅仅是结果的辉煌,更是过程中对正义的坚守和对正道的追求。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我将继续以正义为舵,以正道为帆,努力驶向更加辉煌的彼岸。我相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不失为人的尊严与价值。
评语:笔者在阅读《诗经》、《淮南子》等古代经典文本的同时,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对文本的内容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不仅对文本的原意做出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阐发,也讲述了自己如何把握经典里所蕴含的精神脉络,以之解决自身所面临的道德和情感困境,这对于我们今天汲取经典智慧,提高精神道德修养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