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直属专案 >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5年下半年总结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木头峪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5年下半年总结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木头峪

字号:T|T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木头峪
中心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总结
2015年下学期


尊敬的冯燊均主席:
当今的孩子们沉浸在卡通世界、 流行音乐、 电动玩具和网络游戏中,在孩子们的心中,贪求的只是今天的快乐,缺失的却是应有的文明。为使儿童从小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奠定优美人格的良好基础, 继承中国文化精神与大义, 倾心倾力为社会净化、 人性升华的理想,培育希望,稳打基础,这就需要一种好的引导,而您倾心的诵读中华传统经典文化是解决这种精神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您的关怀支持下我校开展经典诵读已有五年,现在我把我校本学期的做法及经验汇报如下: 
一、“以经典文化育情, 以经典文化育人” 着力营造浓厚的书香文化氛围。 
    1. “书香校园” 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立德修身” 的学习、生活环境。学生通过学习《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文化, 规范了自己的行为习惯,为今后的为人、 处事、 立业打下了良好的素质基础; 墙报、书画展览以及班级的文化建设等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经典的学习氛围, 学生在这样的平台中展示了自己, 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2. 开设践行《弟子规》德育课程。 每周一节小课, 每两周一节正课。对《弟子规》进行了逐字逐句的理解和消化,并规范学生落实到家庭中、社会中、校园中,让学生通过实践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3. 把德育教育有机地渗透在各个学科中。 在每一学科的业务学习中,我们抽取了时间,与学生一起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要教育学生做到传承中华文化,首先教师要做先行者,以师者高尚的道德情操、言传身教、行为世范,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从教材中挖掘德育教育的内容,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形成人文教育环境。 
4. 开展“感恩”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主题班会、经典诵读表演赛,以及结合节日、纪念日对学生进行“感亲恩,感师恩”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二、“以经典文化育人, 以经典文化育趣”, 努力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 
1. 读韵文,认识汉字。学校在低年级课程里增设国学课,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认字水平,扩大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我们在一、 二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每周增设了两节国学课,教学内容就是《古诗词背诵经典》。每星期只有两节国学课,如果单靠课堂时间内掌握,课后不进行反复读书,学生容易将所学的内容淡忘,学得不扎实。 因此, 我校将每天早操前十分钟时间定为低年级诵读《古诗词背诵经典》的时间。学生将在国学课上学习到的内容在一周的晨读时间里反复诵读, 巩固教学内容。 三到六年级除每周两节正课外,木头峪中心小学每天进行二十五分钟的经典午读, 李家洼小学的住校生每天下午进行半小时的经典诵。我们根据年龄的差异安排诵读内容, 低年级熟读成诵, 中年级加以理解, 高年级尝试运用。 
2. 立主题, 促进学习。每学期,我们都组织学生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节"的系列活动,以经典诵读为线索,从各个角度训练学生, 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通过开展主题活动,促进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在重大的节日里,我们会开展经典诵读测试、经典诵读小能手竞选、识字大王竞赛、孝子评选、古诗文经典综合素养比赛等,以活动促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我校开展经典教育的成效。 
俗语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把孩子们投入古诗词和古典文段的海洋中,在朗朗的书声中,他们自然而然地受到影响,像蜜蜂汲取了花蜜,变得更加丰盈。他们的阅读能力自然就能得到提高, 仿佛那春风拂面,百花怒放,姹紫嫣红。因为学生阅读文章时,他们多数依靠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通过伏案读书,与经典文本的对话交流, 与作者在时空中相逢,思想相碰、相撞、相融,产生感悟和共鸣。阅读能力的培养其实是一种语感的培养,而语感本身是不能通过明明确确的口头语言去告诉、教育……使人直接获得,而只能通过具体的语言对象,引发学生自己去感受、去体会、去领悟。语感的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就,而是经过反复诵读,潜移默化的、长期的熏陶而培养成的。所以,只有反复诵读经典,学生才能更好体会中华经典文化的精髓,领悟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和思想感情,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过程仿佛是春雨滋润万物,悄无声息的。在诵读经典的过程,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阅读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本学期,三至六年级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多数学生在教师没有讲解前,自己凭借课文的词语注释就能完全理解词的意思,而且能透过作品,结合搜集、交流的有关资料,体会作者的写作情感。学生的感悟提高了,阅读能力增强了,学习就学得投入,学得自在,更学得兴致勃勃。而教师呢? 则教得轻松,教得悠闲,更教得信心十足! 这都是诵读经典所取得的成效。 
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中,我们将竭尽所能,不断探索,努力为孩子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木头峪中心学校教学点
2016-1-13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