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直属专案 >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6年上半年总结 王南壹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6年上半年总结 王南壹

字号:T|T
天津市培杰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国学课工作总结
   
                                                  教师:王南壹


经过上一学期的学习,学生们对传统吟诵有了初步认识,他们似乎更加喜欢吟诵诗文而不是朗诵诗文。所以本学期我仍将继续带领学生吟诵经典作为教学工作的一个重头戏,并兼以引导学生学习儒家思想。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做专题合作互动课《走近孔子孟子》
我提前布置课程题目和内容,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在课余或查阅图书馆书籍或利用互联网搜集关于孔子孟子的生平事迹、成就、轶事典故。然后课上以小组为单位让他们根据手中准备的资料发挥各小组集体智慧为孔子孟子设计生平简历。这一环节需要学生发挥提炼整合素材的能力。其实在学生自行设计简历的过程中更加加深他们对孔子孟子的感性认识,这要比教师直接讲授的效果更好。我还将几段简单的关于孔子的文言文文献资料呈现给学生们,让他们根据手中准备的资料小组合作,将文献资料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白话串译一遍。这一环节锻炼培养了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加深了对孔子孟子核心思想的认识。当然整个教学需要以教师指导为前提,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对各小组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细致解答,对学生合作探究中的错误予以及时纠正。通过合作互动课的学习,学生对孔子孟子两位先师的生平思想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课下与学生的交流我了解到,学生更喜欢形式新颖的国学课,他们对于教师一味的讲授灌输似乎更感乏味。这也为我今后的国学教学积累了宝贵经验。
二.在吟诵《论语》中感悟孔子的智慧之光
《论语》是儒家思想的一部重要经典,最能集中反映孔子的思想。所以本学期占用了大部分课时都在学习论语第一章《学而第一》。因为各班每周只有一课时,学时相对来说比较少,而《论语》篇章有20章,每章的语录多有20则左右,再加上我们用吟唱带调的方式读诵,所以从学生角度讲学习起来内容多难度大。操作上对第一章每个语录先进行语义上的讲解,同时借助孔子与其弟子的轶事典故帮助理解,最后吟唱每一则语录。学生都说语文课本中的《论语十则》背诵起来不如国学课吟诵起来有味道有意趣,可见这就是传统吟诵的魅力所在。
三.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国学比赛和展示


为了积极响应天津市河西区中小学“吟诵周”活动,我们组织成立了由41位学生成员组成的吟诵团。我们利用课余时间排练节目——《孝经》吟诵,该节目在第七届中小学经典诵读大赛中获奖,该节目也在南开中学中国教育学会课题工作研讨会上展示,受到了与会人士的高度评价。另外我所指导的两位同学参加河西区第八届师生国学论坛演讲比赛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执导的全年级《千字文》吟诵在培杰校区艺术节闭幕式上展示,获得了学校领导的一致好评。 
四.开展主题为《孔孟思想核心》的竞赛活动
经过一学期对孔孟思想的学习和对《论语》的吟诵,每个学生的心中应该对
儒家思想有了一个积淀。所以在学期末我组织各班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了一场关于儒家思想的小组竞赛。竞赛只是形式,实质目标是为了对所学的知识起到复习巩固的目的,收效颇丰!
写到最后,我顿时升起了一种感恩之心。感恩英明的学校领导开设国学课程,感恩香港慈善机构赞助我们的国学教学。为什么感恩,因为当今社会风尚急需传统文化来挽救,从学生做起,最需要的就是除去功利性应试化教育以外的儒释道教育!我想起了张子的那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今后社会的和谐,中华民族的复兴离不开传统文化教育!我愿为传统文化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无怨无悔!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2016年8月31日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