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中华礼仪 > 国学礼仪传承与实践的双重困境与反思

国学礼仪传承与实践的双重困境与反思

字号:T|T
国学礼仪传承与实践的双重困境与反思
——以河北中部民间丧葬礼仪实践为例
贾建友
国内的“国学热”已有多年,看起来红红火火,但如果真正的深入到社会的实践层面,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学习国学者,往往集中于有较高学历的群体,而且是这个群体中年龄居长的群体,在实践层面能够身体力行的,则更是少之又少。以上这个状况还是城市的表现,在广大的乡村社会,国学的处境更是堪忧:在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拉大的背景下,农村经济衰败、社会凋敝、文化流失、道德滑坡等现状更是触目惊心,在乡村以中国传统丧葬礼仪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国学礼仪则更是面临传承和实践的双重困境。
一、爷爷所讲述丧葬礼仪的禁忌传说与现实功能
笔者工作和生活的乡村地处河北省中部平原,与附近普通的平原乡村在地理、经济、社会、文化上的特点基本相同,丧葬礼仪也基本相同,只是个别的程式或名称有所不同。笔者的爷爷生于1915年,享年88岁,生前曾经是本地方圆几十里有名的木匠,不仅如此,他还通晓传统的礼仪、择吉、文书等国学文化,有近百册古旧藏书,生前一直是本村大多数丧葬礼仪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他主要负责丧葬过程中的纸扎工艺、择墓及其它礼仪中的一些指导性工作,而且这些均为义务性质,因此在本地享有很高声望,但吊诡的是,在我的判断中,爷爷基本上是个无神论者,笔者从幼年起,常因好奇或偶然参与到许多丧葬礼仪中,耳闻目睹无数丧葬过程,并经常听爷爷讲述了大量的丧葬礼仪中的细节规范、禁忌传说及现实功能,限于文章篇幅,本文只能择部分丧葬礼仪中的仪式进行简单整理和解读:
1、关于死者穿衣的礼仪禁忌、传说与现实功能:
一是穿衣时间,礼仪要求在死者咽气时要穿上寿衣(也叫送老衣),最不济也要在咽气前,搭在死者身上。传说——如果不能及时给死者穿上寿衣,那么死者是带不走这些衣服的,也就是光着身子上路的,这是对死者的大不敬。现实的功能则是——能够要求后代在老人去世前守在身边、老人去世前能看到自己的寿衣达到心理满足,最主要的则是能够趁死者刚咽气,身体还温暖柔软,能够方便的换上衣服。
二是穿衣种类,礼仪除对寿衣的图案、件数、扣子等有要求之外,重要的还有一种质地要求,即不得用皮毛和绸缎、不得穿皮鞋等等。传说——防止死者来生变成牲畜或兽类,防止断子绝孙。现实的功能则是——对于穷苦人家是减少开支和为后代留下可以御寒或较体面衣服(以前许多穷苦人家穿了几代的皮袄或礼服就是这样留存下来的),对于富有些的人家则是减少盗墓现象的发生(以前贫困农村的一些盗墓者只为几件上好衣服也会出手的)。
2、关于停尸的礼仪禁忌、传说与现实功能
一是蒙脸纸,死者放在堂屋的灵床上,脸上要蒙上一层黄纸,再用蒙单盖上。传说——怕死去的人挂念家人,或挂念看到的其它来吊唁的亲人,灵魂不愿意离开,或是将来去找对方。现实的功能则是——防止死去的人在入殓前复苏,脸上蒙纸只要有呼吸就会有响声,这在传统的《礼记》当中亦有相关记载,被称为“属纩”(属纩以俟绝气),而且爷爷也讲过,以前迁坟也发现过,死者的骨架坐在棺材中的现象,说明死者曾经复苏过,只是现实中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其来源了。
二是长明灯,死者灵床前供桌上放置的长明灯(也叫照世灯),这盏灯在点亮后,一直到入殓,无论何时都是不能灭的,每天昼夜不断尤其是夜晚守灵的人,受到最主要的告诫就是保证这盏灯不能灭。传说——长明灯是用来替亡魂引路的,要替死者照亮着通向阴间的路,不让亡魂迷了路,而且一些民间传说也多有类似记载。现实的功能则是——防止死去的人在入殓前,因为照看不周被老鼠、或猫等其它动物将尸体毁坏,尤其是老鼠,一般情况最先咬掉的就是死者的眼、鼻子、耳朵等部位,因死者的亲戚(女方娘家人、男方的舅舅等)一般在吊唁、入殓前都要看一看死者的遗容的,而乡村当中也确实有类似因照看不周,死者尸体被毁坏的,引起较大纠纷的事情发生。
3、关于入殓的一些礼仪禁忌和现实功能
一是入殓前给死者解绊脚绳,这个在死者放上灵床时即绑在双脚上的细麻绳俗称绊脚绳,但是在入殓前是要由死者的亲人亲自己给解开的。传说——这种细麻绳可以防止死者的亡魂经常回家作祟或惊吓小孩子,或者防止猫、狗等走近尸体、或者其它精、妖类借尸还魂引起诈尸或尸变,一些民间多类似传说,而且聊斋志异中也类似记录。现实的功能则是——防止特殊情况下的诈尸,传说中的猫、狗等走近尸体、或者其它精、妖类借尸还魂引并没有什么可能,主要目的除了防止这些动物走近啃咬尸体外,真正防止诈尸的重点,在于春夏秋季的特殊天气,尤其是雷电交加的极端天气,这才是真正的防诈尸,而且如果守灵期间,出现这种极端天气后,还会采取更多手段来防止,其中包括死者胸口压古铜镜(现实当中是压上犁地用的铁镜,非常重,有的地方已经演变为压心碟),将死者绊脚绳换成粗麻绳并绞紧,更有甚者则是在雷声紧迫之时,准备一口用来铡草的铡刀,刀口向死者胸口,置于死者腰部,并与灵床用麻绳绑在一起(由此也侧证了灵床用门板、放置方法等要求的原因),这一切都是一个目的,防止强雷击之下的诈尸,而这个原因不仅有过实例,从现代科学角度看来是有道理的。
二是入殓时的钉棺:入殓后,在盖棺前,死者的亲人看最后一眼后,孝子等人跪在棺材边痛哭,其它人则将棺材盖上,并钉上子镇钉(又叫子孙钉),在钉棺材盖时,钉镇钉的人要大声喊“看钉”,而后孝子等人也要边哭边喊“XX躲钉”。传说——这种大喊可以防止在钉镇钉是钉住死者的魂魄,让死者能够顺利转世,并保佑后代子孙兴旺发达。现实功能——因为孝子和死者亲人在与死者最后诀别前,因过于悲痛,许多人会抚扒棺材,拉开孝子和死者亲人,并大喊“看钉”的主要原因是防止棺材盖压住这些人的手指,而让这些人喊“躲钉”的主要原因,也是让这些人说话声音一致,防止哭喊声音过大过乱,听不到被压住手指人的哭喊声音。
二、国学礼仪传承断裂和实践异化的双重困境
中华民族称礼仪之邦,离不开五千年国学礼仪的传承与实践,从以《礼记》、《论语》、《左传》等为代表的国学中礼仪经典传承,到各时代、各民族以婚丧嫁娶为代表的礼仪实践,无不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并给我们以启示的宝贵财富,但遗憾的是,做为中华传统文化基础的乡村,正面临着国学礼仪传承断裂和实践异化的双重困境。
1、国学礼仪传承断裂的困境
一是国学礼仪经典的缺乏与闲置并存:笔者工作和生活的乡村位于河北省中部平原,与普通的平原乡村在地理、经济、社会、文化上的特点基本相同,以笔者工作多年的乡镇为例,全镇13个只有6个村有村级图书阅览室,而且这些还都是近两年由县文化局配套的,每个村级阅览室有1000册左右图书,虽然也有一些国学类经典的普及版本,但这些图书阅览室基本上是不开放的,其实开放了,也没几个人来,因为村里的年轻人大部分到外面打工去了,村干部说偶尔有人找来借两本主要也是一些实用性类的书,那些国学经典类的根本没人借。
二是国学礼仪经典传承人的迅速消失与后继无人并存:一方面因为乡村生活与城市的差距,有文化的老人退休后也大多住在城镇,乡村中真正有国学礼仪修养的老人越来越少了,留在乡村的要么是没有文化的老人,要么是有些文化但由于经济地位较低,或是年龄偏大跟不上所谓的潮流,都被边缘化到农村社区交往之外,因此现在的农村用一些老人的话说就是“懂老理的人越来越少了”另一方面农村大部分的年轻人都到外面打工,将城市社会的各种思想和潮流带回农村,对旧有乡村习俗、传统礼仪一概斥为“落后迷信”,更不要说学习和传承这些礼仪和习俗了,老人也都说“时代变了,年轻人不时兴这些了”
2、国学礼仪实践异化的困境:
一是国学礼仪实践内在意义的丧失:
其实,关于丧葬礼仪当中的禁忌传说与实用功能之间的对比非常之多,诸如出殡、下葬、圆三、烧七等许多过程中礼仪,大部分并不完全是禁忌传说,更不是迷信,而都是具有相当多的实用功能。但由于传承的原因,现在的乡村社会,包括国家有关部门,既对丧葬礼仪的规范缺少相关了解,对禁忌传说中附会的迷信或肤浅说法又无法厘清,对礼仪的实用功能则几近空白,而一些学术研究者,或者流于对经典的解读,对礼仪表面形式规范的探究,或只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进行解释,也有从哲学、文化、政治、历史或情感等角度进行解释,但对以丧葬礼仪为代表的传统国学的内在意义的认识正在逐步模糊甚至曲解,自然也无法提出有价值的传承和实践途径,自然各界对当前乡村大面积呈现的以传统孝道沦落、丧葬盲目攀比、葬礼跳脱衣舞等乡村礼仪传承断裂和实践异化种种怪现象,就会束手无策。
二是国学礼仪经典学习热潮与现实脱节并存:一方面是我们的社会从大学讲堂到各类培训班,从到网络到电视都在大力宏扬包括礼仪在内的国学经典,似乎国学经典学习很热。但另一方面反观我们的现实,从教师到学生、领导到平民、从城市到农村近年来出一系列“雷人雷事”,那里还是国学礼仪经典中的礼仪规范格格不入的问题,已经连最基本的人伦底线都没有了,这种脱节更让许多人对我们的国学礼仪产生的巨大的疑问,国学经典和国学礼仪的意义何在?
三、国学礼仪走出困境的反思与希望
对于当前包括国学礼仪在内的国学困境,笔者经过认真反思,认为国学热并是好事,但一味的只是简单的诵读国学经典、传播国学理念,并不能真正的使我们的国学与时俱进、发扬光大,对社会的裨益也有限,从基层实践者的角度,笔者认为,包括礼仪在内的国学,要走出困境,除大力宏扬国学理念、诵读国学经典外,还有两个重要的步骤是必不可少的。
一是在学术研究层面对包括礼仪在内的国学研究应当重在实践、重在济世致用。以国学礼仪为例,传统社会中,礼仪是全社会每一个人的言行规范,《礼记》中所谓的“礼不下庶人”,并非普通平民不需要礼仪或无礼仪,而是平民限于财力、物力和时间,不能用贵族和大夫的礼去苛求而已。因此,传统礼仪的核心是“名位不同,礼亦异数”,不同身份、地位的人规范是有区别的,当今社会是民主、平等的社会,也是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但远远没有达到人人无差别、需求完全一致、科技包揽一切的地步,传统国学礼仪应当与时俱进,在经典的基础上,提出符合时代特点和不同人群需要的礼仪规范,“礼失求诸野”,走入传承与实践双重困境的就要求国学研究者,应当走出书斋,走出故纸堆,深入社会实践,才能发现国学经典与当代社会需求的契合点,让国学从祭坛上走下来、从书架上走下来,真正的走入社会民众之中,这才是国学走出困境最重要的基础。
二是在国家法律政策层面,应当从传统国学礼仪中拓展法律规划的来源,“礼入于法 出礼入刑”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礼与法之间的关系,尽管在传统社会中以德代法理念与当今社会发展不符,但传统社会中还有道德与法律分离的历史,用现代社会学的观点来看,这种礼与法的关系,也可以简单化约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礼可以简单看作是社会自我管理手段,而法则可以看做是国家对社会的管理与干预。《礼记》中讲道“夫礼,禁乱之所由生也”,在社会领域内,以礼仪为主要外在形式的道德规范,反映了社会道德关系最基本的规范,虽然没有具体的制裁措施或者法律后果,但礼仪通常是凭借社会舆论、人们的内心观念、宣传教育以及公共谴责等手段,通过潜移默化的过程,来起到防微杜渐作用的。
法则是由国家按照特定的程序制定,并由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各种规范,中国借鉴西方而制定的法律中,所表现出的“重理性、轻德性”的倾向,与中国传统社会中国家定位有抵触,最重要的表现就是一些法律,在立法时难以保证符合现行社会道德要求,所立之法成为不具有道德合法性的“恶法”。这对中国传统道德和社会管理都产生了巨大冲击,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出现了过度分离或过度紧张的不正常局面,在国家提倡“以德治国”的形势下,国学研究者和法学领域研究者,应当更加注重研究传统社会中道德与法律间的界线分割方式,从中国传统国学的本土资源中,寻求法治的积极有益因素和启示,从而在道德与法律的合理分界、国学礼仪研究与发展、国家治理的德法合治建构等领域内的新突破。
(作者注:谨以此文纪念笔者去世十年的爷爷,爷爷永远活在我心中)
 
[作者简介]贾建友,男,1969年出生于河北省新乐市,1993年毕业于河北轻化工学院,同年参加工作,任新乐市协神乡团委书记,1995年调入新乐市木村乡,1999年起任副乡长,2007年任新乐市正莫镇人大副主席,2011年任新乐市化皮镇人大主席至今,曾用笔名西贝、三人、蚂蟥等发表散文及小说若干,并加入石家庄市作家协会,长期致力于乡镇及农村问题研究,研究论文获得多项省级以上奖励,现为河北省社会发展与社会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并被河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研究中心聘为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聘为兼职研究员,湖南省社科院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聘为常任客座研究员。
通讯地址:河北省新乐市化皮镇人民政府        贾建友
       邮政编码:050700
       电话:0311-88418032       手机:13630822641
       电子邮箱:sanren22@163.com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