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道家文化 > 略论老子的商业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略论老子的商业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字号:T|T
略论老子的商业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高 建 立
(商丘师范学院 法学院  河南商丘 476000)
 
    尽管直到19世纪以后伦理学的概念才出现于中国,但并不意味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没有伦理思想。事实上,在先秦诸子的著作中已经生成了大量的伦理道德思想,特别是儒家学说体系中,伦理道德思想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其主张的君尊臣卑、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等,都是传统伦理思想的集中折射。可以说以儒家伦理思想为主体的伦理道德思想体系在先秦时期即已经形成初步框架,并坚实奠定了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思想体系之基础。而先秦道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支,因其主张道法自然和无为,与正统社会秩序的价值诉求相脱节,以至于在后期发展中游离于正统儒学之外(汉初和魏晋时期道家有所发展),逐渐沦为主流思想的辅助或补缺,成为中国传统士人人格形成的思想材料,而不见用于当道。也正因此,其伦理价值的分析和发掘被研究者所轻视、忽略。其实从老子对道与德的形上诠释,已经可以清晰看出老子思想中对道与德的价值倾诉。只是因其形而上的超价值性阐释,导致了伦理价值的曲解,以至于使其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被其形而上的哲学理论所遮蔽。本文试图通过对老子道德伦理思想中的商业伦理思想的哲学追问,分析老子商业伦理思想的基本特征,进而解析其对现代社会商业伦理的影响。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一、       道与德---老子商业伦理思想的哲学思辨
道德一词起源于拉丁语,指的是风俗和习惯。作为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中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金岳霖先生在《论道》中指出:“每一文化区都有他的中坚思想,每一中坚思想都有他的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动力……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似乎是道。所谓行道、修道、得道,都是以道为最终的目标……不道之道,各家所欲言而不能尽的道,国人对之油然而生敬仰之心的道,万事万物之所不得不由、不得不依、不得不归的道才是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动力。”[1]在中国语言文字中,最早记述道德的应是《老子》,又名《道德经》,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老子》共有81章,37章之前为道经,38章之后为德经。《老子》是一部关于道与德的完整哲学著作,其中“道”是其核心概念。根据高秀昌先生的统计,《老子》中“道”字共出现74次[2]22,显而易见,“道”在《老子》中出现的频率是不低的。
在《老子》中,道的核心意思有两点:一是本体论层面的,认为道为天地万物的本源,如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25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2章)在这里,道是天地万物之所以产生的根源,是“天下母”。其“天下母”的方式是通过“道法自然”实现的,而非一种强为,这就引申出了“无为”说,无为即是不勉强为之,而是以顺任自然的方式“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51章)。顺任自然本身即含有遵循规律之意,所以老子所论之道具有“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之特点,能够顺应事物发展规律,以合乎规律之“道”对自然社会进行无为调节,到达自然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所以老子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并警告统治者,“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46章)。老子认为,顺任自然,道法自然,不仅是自然界的规律,同时也应该运用于复杂多变的人类社会,以无为自然之心治理天下,方能成就天下,达成天下之治。
 “德”也是《老子》中的重要概念,“德”字出现41处,有“上德”“玄德”“孔德”“积德”等,《老子》21章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认为大德的作用表现是要完全根据于道的;38章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51章还说:“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认为正是道产生了万物,德蓄养了万物,所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而道与德却又“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51章),所以老子将之尊为“玄德”,即潜蓄而不著于外的德性。关于玄德,王弼注为:“凡言玄德,皆有德而不知其主,出乎幽冥”,指出了德的自然无为之性。同时老子还特别重视德的修行,主张以道修身求治,达到德的层次的提升,如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54章)认为,以道修身,德就纯真;以道管家,德就充裕;以道理乡,德就长久;以道治国,德就丰盛;以道经营天下,德就普惠天下。
战国时期的韩非子对老子道与德的理论作了进一步改造和深化分析,认为“德者,内也。”(《韩非子•解老》)德,是事物的内在本质,是道的体现,每一个具体的事物都有他的德。他还论证了道与德的关系,提出了:“德者,道之功。”(《韩非子•解老》);“夫道者,弘大而无形;德者,覆理而普至。至于群生,斟酌用之。万物皆盛(成)而不与其宁。”(《韩非子•扬权》)
所谓“德者,道之功。”意思是说事物的性质都来源于“道”,“道”的功能体现为事物的“德”(性质),道寓于德,德是体现道的,从而说明了事物的一般性质和特殊性质的关系。德的本意是顺任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去做事情。道生万物,而德滋养万物,是道的呈现和体现。《韩非子·五蠹》还说:“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揭示了道德的社会和阶级本质。无论是《老子》中对道、德的精深阐释,还是韩非对老子之道与德的理论的改造和深化,都彰显了以老子为代表的先秦时期道德思想理论的发展特点和规律,为后世道德理论的丰富和完善奠定了形而上基础。当然,也为老子商业伦理思想奠定了深厚的哲学基础。
 
二、老子商业伦理思想的基本特征
老子的道是世界发生的形而上原因,而德表示万物获得道性,从而能够顺应自然地生长、化育,处于形而上和成物之间[3]。这里明确标示了自然是伦理的基础和至上性前提。正是这一伦理基础,形成了老子思想体系中的独特商业伦理思想。
(一)知足不辱
法自然是老子道德伦理思想的指导性原则,老子之所以强调法自然,就在于老子反对违背自然发展的规律,认为过度的有为是自然发展的最大杀手,只有行无为之道,才能顺任自然。延伸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如此。他认为,人类过度的贪欲是自然的天敌,无止境的欲壑,即使自然破坏殆尽也无法填平。如说:“朝甚余,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资货有余;是谓道夸。非道也哉”(53章),认为统治者的贪得无厌是有悖于道的,是违道行为。他还说:“无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五色、五音、五味、驰骋田猎、难得之货,都是一种感性享乐,不应该过度追求声,此非圣人所为。在老子看来,真正的圣人,其所追求的是安然乐足,“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12章)基于此,老子提出了“知足不辱”的伦理思想。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46章)。欲望和需求是人的本能,也是人性的体现,人性由于社会的复杂容易被外部环境影响而变得迷失方向,贪欲就是迷失本性的表现,因此,老子认为,只有加强道德修养,养成知足情性,才能保持人性的本然,所以他极力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19章)。任继愈先生将此话阐释为“外表单纯,内心朴素,减少私心,降低欲望”。[4]人应该保持人性的淳朴,摈弃对感官刺激的追求,去追求具有超越精神的道,以免为名利声色、嗜欲享乐所困扰。“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太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44章),老子认为,知足才是合乎大道的德性,才可以长久,“故知足之足,常足矣”(46章),只有知道满足、适可而止的人,才是获得了永远的满足,得到了知足之乐。
(二)处俭抑奢
由于老子提倡知足不辱、知足不殆、知足常足,所以在生活中,他反对过度的贪婪,反对奢靡和浪费。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67章)。从形而上层面来看,俭是道的必然要求,主张无为,即是对自然之俭,,反映在人类社会中,要求人们要保有持俭心态,不要追求过度的奢侈,《左传》中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一切德性皆是从节俭而来。从治国者来讲,崇尚节俭,可以收敛贪欲,不加重百姓负担,可以保持社会安定,如说:“我无欲而民自朴”(57章);就个人生活来讲,尚俭利于养生,因为“无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奢侈贪婪容易造成身体负累、心里失衡,不合乎道。所以,圣人不为。为了达到处俭抑奢,老子提出了道德修养方法,即“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以虚静之心对待万物,使自我归于自然;同时老子还提出了“少私寡欲”,尽力排除有悖于道的不合理的贪欲,做到“不贵难得之货”,以不欲为欲。
(三)不争之争
老子强调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51章),道的这种品格通过德表现出来,广泛流行于天地万物之中,体现了无私的品格----不争。不争既是无为思想的体现,也是道法自然的诉求。老子反对不道德的竞争,认为非正当竞争或有悖于道德的竞争,只能是与民争利,导致天下不太平。他认为,只有在合乎伦理道德的范围内进行合理竞争、公平竞争,才是正当的,合乎大道的。只有遵循天道,取法自然,合乎道与德,处于无为状态,才能够达到不争而争的效果,所以老子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66章)在老子那里,守柔不争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柔中有刚、以柔取胜的法宝,他说:“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68章)。老子认为守柔不争,是符合天之道的,以之能够达到最后成功之目的。所以他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73章)。
(四)诚实守信
老子对诚信的吁求,是春秋后期时代发展的产物,当时周王朝衰微,致使王纲解钮、周礼不张,尔虞我诈的现象不断发生,社会的动荡与混乱,霸道政治的展开,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社会成员之间也出现了诚信危机。诚信的丢失,自然意味着伦理道德的丧失,所以老子说:“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23章),正是由于诚信的不足,才使得社会丧失了诚信,成为相互欺瞒的平台。究其原因,老子认为是“智慧出”所致,这种智慧不是符合大道的智慧,而是具有明显自私自利的小聪明、小狡黠,而正是由于这些小聪明、小狡黠离间了人们之间的信赖关系,因此,老子提出了“绝圣弃智”(19章)、“绝伪弃诈”(19章)。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以诚信为本。每一人都应当秉承善良之心去对待他人,老子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49章),甚至主张:“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对于善良的人,我以善良对待他;对于诚信的人,我以信任对待他;甚至对于不诚信的,我也要以信任对待他;这样就可以得到诚信。
(五)余奉天下
老子的道既是世界万物的本源,也反映了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体现出一种规律性,道常无为、道法自然的主张,彰显了道之无为无不为的特性。正是因任自然、遵循规律,所以也主宰了自然的平衡,使得自然和社会得以恒久发展,因此,老子说:“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77章)。认为天之道就是减损有余而弥补不足。大道的运行反映到人类社会就不然了,老子深知春秋时期社会的动荡,并对此进行了尖锐抨击,如说:“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认为尔虞我诈、相互争霸的结果是上层统治者肥己之私,而下层劳动者的生活则更加悲惨!所以他认为,只有行天道,才能遏制社会的不公,认为“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只有遵循天道之人才能以有余补给天下之不足。展现了老子仁爱为怀的大道精神。
三、老子商业伦理思想的现代意义
以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著称的英国著名生物化学家李约瑟说:“道家思想和行为的模式包括各种对传统习俗的反抗,个人从社会的隐退,爱好并研究自然,拒绝出任官职……,中国人性格中的许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来自于道家思想。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会像是一棵某些深根已经烂掉的大树”[5]178。李约瑟对于道家思想的评价是否精当,姑且不论,但其对于道家思想在中国社会的影响深远的判断可以说是准确的。儒家和道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力量,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对中国传统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宋以后,新儒家思想占据正统地位,道家思想游离于主流意识形态之外,但其思想因子却始终根植于士人知识分子和社会民众生活之中,调适着乱世中的社会民众心理。特别是老子的伦理思想作为儒家入世伦理思想的别样补充,对后世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前文所述老子的知足不辱、处俭抑奢、不争之争、诚实守信、余奉天下等商业伦理思想,对于当今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依然具有启迪和借鉴价值。
(一)知足不辱利于和谐商业秩序的构建。人既是个体的人,同时也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个体的人在规划自己需要的过程中,必须对于自己众多的需要作出一个取此舍彼的价值抉择,以照应到他人在社会中的利益。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生命价值比金钱、荣誉、地位重要得多。知足常乐,并非完全消极,他也是对于人心私欲的一种调节方式。特别是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必须正视自身的需要,坚决摈弃不正当的奢望和欲求,不求过度享受,而是将平淡是真作为生活的基本准则,摆正位置,尽己之力,求得个体正当利益的满足。同时,要大力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与和谐,并由此延伸到家庭、社会甚至国与国之间的和谐,从而达到世界的和谐有序和稳定发展。
     (二)处俭抑奢利于高尚节操的养成。陈毅同志曾有句诗,说“历来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崇俭黜奢”历来是消费观的主流,是一种社会美德。对于个人,节俭有利于人追求高尚的精神情操,利于养身、长寿;而奢华则容易使人心理机制失衡。对于社会来讲,节俭利于优化社会风气,保持社会安定。对于国际社会而言,可以避免互相侵伐。但是现实的贪欲和奢侈往往使人不能够正确对待物我关系、人我关系。市场经济本质上是需求导向型经济,其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人们的需求与欲望的满足程度。我国目前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生产和消费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如果不倡导合理消费,过度耗费有限的自然资源,以至于导致自然生态环境恶化,势必造成可持续发展的严重破坏,那么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而老子的消费伦理,以倡导简朴、节约为宗旨,有助于抑制消费主义,更加重视人的更本质的精神需求和社会长远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增强消费主体的道德责任感
     (三)不争之争利于市场良性竞争的培养。在现代市场经济活动中,活动的主体是自由平等的,因此,在经济活动中就应当充分尊重彼此的自由权利。这也即是老子所谓的天道,而天道是“无亲”的,是不偏袒任何个人和政治集团的,所以他应作为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原则。老子提出“不争”,其根本用意是反对不正当竞争,不为不道德的私利而争。提倡在遵循天道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公平竞争。激烈竞争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竞争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竞争是有限度的,也要求有道德标准的约束。盲目竞争和采取非正当手段所形成的竞争,只能给竞争双方造成伤害,甚至是两败俱伤。特别是现代企业中的宣传战、广告战等竞争方式和手段,由于管理原因,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在广告宣传、商务公关、产品质量、销售策略等等方面存在着不实问题。不但误导了消费者,而且也影响了企业声誉,从而导致企业发展的下滑。因此,只有向质量要效益、以质量求生存,在产品质量上下工夫,深入挖潜、埋头创新,而不是单单在宣传、公关等环节以夸大其词骗取顾客的眷顾,才能以“不争”实现产品质量的潜力竞争,并收到“天下莫能与之争”的效果。 
(四)诚实守信利于良好商德的形成。诚信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基本原则之一。人无信不立,市场经济发展中也是如此。中国自古就重诚信,历史上特别是明清商品经济繁荣期,以诚信发家的例子不胜枚举。我国当前所实行的市场经济,是竞争发展的经济,在发展中正当竞争和不正当竞争是并存的,如何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活动中立住脚跟、稳定地位、赢取信誉,诚信是重要手段之一。任何商家和企业,都有其利益诉求,如何有效实现利益诉求,单纯靠一时的坑蒙拐骗是不可能长久的,以为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媒体的迅猛发展,社会信息的快速效应,大大缩小了信息空间,这就决定了欺骗的短期有效性,一旦蒙骗被揭穿,那么再花十倍的努力亦难挽回,所以诚信才是赢得市场经济发展中长期利益和拓展生存空间的根本。赢得了社会信任,自然也就赢得了市场,企业利益亦水到渠成。
(五)余奉天下利于商业形象的塑造。按照市场经济理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分配是动态均衡的,当社会财富完成了初次的分配之后,对财富进行再分配时,就应充分考虑到利益的协调与均衡问题,以最大限度调节两极分化问题。当前我国分配不公问题依然不可轻视,尽管政府在这方面付出了较大努力,充分注意社会民生问题和利益分配公平,但依然未能满足利于均衡协调发展的需要,今后还应继续加大投入,有效调节利益分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实体----企业,更应该考虑利益协调问题,在努力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环境和福利待遇的同时,应加大对社会保障和社会责任的承担,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谨记职责,加大对社会的回报和奉献。
                                           
参考文献:
[1]金岳霖.论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高秀昌.易通老子[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
[3扬举.老子的伦理哲学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0(4).
[4任继愈.老子绎读[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5]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作者简介:高建立(1966-),男,河南商丘人,教授,商丘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执行主编,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联系方式:jianligao@126.com;  13513705869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