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冯燊均主席:
关于中华义理经典教育,2015年下半年(
一、继续担任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中文系首席教授,并受聘为该系国学与
地方文化研究中心顾问,参与组织与指导全系1600名学生广泛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二、在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为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4级同学开“先秦
诸子研究”课(与杨远义老师合作),学生70人,上课34节。
三、继续在广西师范大学乐年学院国学班上课,以施忠连主编的《国学经
典》为教材,每周3节,16周,共48节,学员27人。本学期依次讲了《韩非子》、《吕氏春秋》、陆贾《新语》、刘安《淮南子》、扬雄《法言》、王充《论衡》。
四、开讲座,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思想:
五、出版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著作两部:《我们读论语》(与郭玉贤合撰),沈阳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大学中庸译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
六、继续受聘为广西儒学学会、桂林儒学学会名誉会长。
七、继续受聘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东方智慧”丛书学术顾问,参与丛书的审读和编撰。
本学期上课和开讲座,我有如下体会:
1. 坚持正面积极引导,让学生明确学习国学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和意义,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 讲解国学经典要注意适当联系日常生活和听众思想实际,力求讲得生动,既有学术性,又通俗易懂,做到雅俗共赏。
3. 研读元典始终是学习国学的重要环节。要注意引导学生时常开口诵读并真正读懂经典文字,同时也要让他们加强个人感悟,做到入脑入心,并要求他们紧密联系实际,诚意践行。
祝好!
广西师范大学 张葆全
后附学生作业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