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评比奖励 >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师016年下半年三等奖张雨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师016年下半年三等奖张雨

字号:T|T

青岛大学

学院: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2016级

姓名:张雨

学号:2016021336

联系方式:17853253176

 

总坛:三、356

    中华经典教育对现代化教育具有深刻的启示:重知识、重能力、重人文、重恬淡谦和、重教育方法。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脉。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也是一个教育大国,其悠远的教育文化传统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产生过重要影响,对当代中国的社会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更具有直接的、十分特殊的价值。中华经典教育是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已经定型的教育遗产,是中华文明进化的教育渊源。

 

仁坛:一、819

    仁,从人从二,讲的就是使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爱人”为出发点,每一个单独的个体,都可以通过“爱”与社会他人建立关系,推而广之,施之于社会成员,上至于君王,下至于黎民,都在“仁”所营造的“爱”的氛围中彼此沟通交流。通过“仁”,外在的等级制度被转化为内在的道德自觉。从父义、母慈、友兄、弟恭,推而广之,就成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一切伦常都最终转化为主体自觉。在今天看来,“仁”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要素,仍有其积极意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友之间,长幼之间,相识的与不相识的人之间,彼此尊重彼此友善,才是“仁”的真正体现。

义坛:四、330

    “义”是内在的道德律令,是立身处事之本。闻“义”一定积极行使,见“义”要付诸行动“义”是一个“崇德”。君子要立足于“义于之比”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要以“义”来自我裁制,把它作为根本的行为要求和最终的价值取向。“义”还是富贵的原则。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义”是在得失、贫富、贵贱取舍中所应遵守的原则与信条。

 

礼坛:三、757

    孔子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是“仁”,而“仁”的客观标准则是“礼”——“克己复礼为仁”。所谓克己复礼,就是要求人们自觉地约束自己,在既定的位置上以礼的标准正确地处理上下左右的关系,如为父要慈,为子要孝,为友要信,为臣要忠,为君要善,要爱民,等等。这样,社会个体成员道德境界的提高与整个社会文明政治秩序的稳定与推进便是一个和谐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过程。礼要求每个社会成员恪守既定的社会关系,也赋予他们一定的道德责任。如果人们都恪守这些关系,履行其道德责任,社会就稳定和谐。

 

智坛:八、182

    “智”在先秦儒家道德规范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重要的道德规范之一,也是儒家理想人格的重要品质之一。首先把“智”视为道德规范、道德品质或道德情操来使用的,是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在孔子那里,“智”已经是一个明确的道德规范,成为衡量人们行为的一个重要道德标准,他把“智”与“仁”、“勇”两个道德规范并举,定位为君子之道,即所谓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信坛:二、823

    爱人首先要求有信,信于己,信于人,不信则何以能爱。信据于仁,而可靠;仁发于形,而有信。信不虚妄,虚妄不信。信所强调的是,与大道本体之仁的一致、符合,并始终以之为根据。信者,实也。本体之仁、内心之忠,在形之于外、见之于相的过程中,始终有根有据、不歪曲、不虚妄则为信,而能够被人心意识所经验和确证了的,才可以称为实。

 

忠坛:一、457

    忠,在《说文解字》中被解释为:“敬也。从心,中声。”《说文》解释,古以不懈于心为敬;必尽心任事始能不懈于位;故忠从心。又以中有不偏不倚之意,忠为正直之德,故从中声。段玉裁进一步注之曰“敬者,肃也,未有尽心而不敬者”。
    对于忠,《玉篇》解释为:“直也。”《增韵》解释为:“内尽其心,而不欺也。” 《广韵》解释为“无私也”。基本的含义就是尽心、诚意地对待他人。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忠”原指为人诚恳厚道、尽心尽力,尽力做好本分的事,比如“志虑忠纯”,“尽心于人曰忠,不欺于己曰信”。忠首先是作为一般社会性道德观念而出现的,往往具有真诚、正直、恭敬等含义。从小篆的造字可见“忠”字是存心居中,正直不偏。

 

孝坛:二、611

    说到“孝道”,这是每个人必尽的义务和责任;也是一个人为人处世之本。“孝”是儒学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之一。早在孔孟时期出现了阐发儒家孝道观的经典著作《孝经》。孔孟儒学认为“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是教化的源泉,进而指出“孝”是一切德行的起点,是一切德行的大经大本,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根本法则。百善孝为先。关于孝道,苏辙说“慈孝之心,人皆有之。”有两句诗最能说明问题,其一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让我们对孝不留遗憾;其二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让我们应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生育之情养育之恩。 
    俗话说“羊有跪乳之恩,人有感恩之情”。一个人理应有感于父母的生育之情养育之恩,因为生命是一种幸运,生命更是一种奇迹。每一个弱小的生命,在茫茫宇宙中显得是那么微不足道,但却是天下父母赠予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在懵懂的季节里,很多事情我们还一无所知,是父母耐心的牵引依靠和安慰,让我们慢慢学会和懂得,而天下父母的付出却从来不求回报,可以说天下父母的精神,才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最真、最善、最美的精神财富和一生受用不尽的家当。

 

廉坛:十、228

    法国牧师纳德·兰塞姆去世后,安葬在圣保罗大教堂,墓碑上工工整整地刻着他的手迹:“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一位智者在解读兰塞姆手迹时说:“如果每个人都能把反省提前几十年,便有50%的人可能让自己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人。”他们的话,都道出了反省之于人生的意义。
    在人们的意识里,一提到反省,似乎是老年人的事情,而与青年人无缘,青年人就是要敢闯敢干,勇往直前,其实并不尽然。反省是不分年龄的,除了不懂事的孩子,反省对于任何年纪的人都是必要和有意义的。实际上,反省对于年轻人的意义更为重要。年轻人通过反省可以认清自我,及时改正不足,使自身得到进步与发展。

 

毅坛:五、525

自强就是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努力向上,奋发图强。《周易》从效法自然的立场出发,提出“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诗经》上也说:“自求多福”。孔子赞赏“刚毅”的性格,他自己就是一个“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人。孟子则从反面强调“自弃者,不可有与为也。”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自强才能自立。唐人李咸用《送人》诗说的好:“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自强不息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深深熔凝在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文明得以千载延绵,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也是人生应有的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和坛:九、397

    《道德经》第31章说:“恬淡为上”。安静无为才能平易,平易而后能恬静淡泊,忧患邪气便不会入侵。达于至道,必须要培养一颗清静之心,才能合乎天地之德,保障身心的健康与人生的超越,生活得无忧无虑。

    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中,人们丧失了过去的平静,人心变得烦乱,严重影响着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我们不妨留住一种心神清静的意境,正如诸葛亮《诫子书》中的一句:“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

 

仁坛:三、785

    儒家说“仁”是“恕”,墨家说“爱”要“兼”,我对这两家的思想理解不够深入,却对这两点感兴趣。“恕”,便要人心胸宽广,能推人及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兼”,便要人有一颗博爱之心,把自己的爱毫无保留的提供给需要它们的人,而不管这人和自己是敌是友。我认为,一个真正仁爱的人,应该至少具备这两种品质,即宽恕和博爱。有了这样的品质才能不为社会的某些不公所蒙障,能以恕的心去接受这样的不公,而不把这些不公再加到其他人身上,并且以博爱来回报社会,帮助自己能力所能帮助的人事物。这样的人才是真正仁爱的人,有大量这样的人的社会才是真正仁爱的社会。

 

礼坛:四、446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作为观念形态的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同“仁”分不开的。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他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限制。到了战国时期孟子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礼为“辞让之心”,成为人的德行之一。荀子孟子更为重视礼,他著有《礼论》,论证了“礼”的起源和社会作用。他认为礼使社会上每个人在贵贱、长幼、贫富等等级制中都有恰当的地位。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

 

和坛:十、345

    孔颜之乐所乐者正是人生之正道,这种道也就是合乎正义、利于社会的生活准则和精神境界。在这里,孔子和颜回所乐的“道”,它的核心精神应该就是孔子常说的仁。“仁者爱人”,如果一个人能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努力实行仁德,以仁爱的原则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处处以仁爱、宽厚的心态和情感关爱他人,善待社会,并且不断反省自身是否时时做到了仁,这样就会如宋代另一位大儒朱熹所说的“仰不愧,俯不怍,其乐可知”,也就是抬头无愧于上天,俯首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便可以心安理得地面对这个世界,这其中的快乐可想而知。在孔子、颜回看来,人生境遇无论发生怎样的变化,遭遇到何种不幸或烦忧,君子都要严于操守,不改变实践仁爱道义的初衷,将会从中获得一种精神的愉悦。

 

智坛:十、317

    人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学习既是过程也是目的,学习既是生存的需要,也是幸福的基础。人的一生需要学习两种知识:一种是做人的知识,包括接人待物、道德品质、生活规范、礼仪行为的培养,价值观、审美观、人生观等基本处世的理念的建立等;一种是做事的知识,包括确保生存、发展要求的知识,当然包含有为了自己的生存的物质财富的创造,为社会和他人创造物质财富等。但这两种知识,学习第一种知识是必须的,而且一定要学好,这是做人、做一个成功人、有道德的人的根本的基础知识。正如《弟子规》中提出的观点那样:人首先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应该努力的学习礼、乐等艺及各种经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学问。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