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直属专案 >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5年下半年总结 天津市培杰中学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5年下半年总结 天津市培杰中学

字号:T|T

天津市培杰中学国学课教学总结

                                                        教师:王南壹

   我是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开始接替王堃老师担任我校新初一年级的国学教师的。我很荣幸担任我校的国学教师,因为我本人非常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也愿意为传承发扬国学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一个学期的教学使我感触颇深,下面就将本学期的教学做个总结,请老师批评指正。

一.让吟诵的声音走进学生的心灵

吟诵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对汉诗文的诵读方式,自先秦开始,口传心授、代代

相传,流传至今。它是古代教育系统中唯一的诵读方式,也是创作诗词文赋的方式。直到一百年前,所有的中国读书人还都是吟诵的。但是一百多年来会吟诵的人越来越少,到现在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了。现代化的语文教学都是采用朗读的方式来读诵古诗文,学生只会朗读,不会吟诵。所以上一学期在邢校长英明决策的指导下,我们选择《千字文》作为教材。这部经典4字为一句,共有250句,一千字,是名副其实的千字文,而整本书竟然没有一个字是重复的,可见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力深厚。同时通篇用韵、琅琅上口、行文流畅、内容丰富,从自然现象到社会历史,从农业生产到发明创造,从做人做事到言谈举止,从宫墙建筑到名山大川等等,作者都在有限的篇幅中向我们一一道来。虽然这部经典创作的年代离我们已经很远了,但是,今天我们吟诵它仍然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这样不仅让学生既增长了知识,又明白了道理。

每节课授前我都尽全力精心备课,为学生编写学案。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每个句子的意义,而且还要挖掘每个句子所讲的人文内涵,拓展与其相关的国学知识,更把做人修身的道理讲透彻。学生对《千字文》的学习也投入了100%的积极性,做好每节课的笔记。以上是第一步,接下来是聆听专家吟诵并摹唱,给学生播放音频,我选择的是著名吟诵专家,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徐建顺教授吟诵的《千字文》作为示范。由于吟诵是带语调的,学生掌握起来不像唱通俗歌曲那样容易。所以在吟诵之前都要做好这方面的铺垫,例如教给学生吟诵的方法和技巧,特别是注意指导学生掌握好平仄与行腔。师生经过反复学反复练,吟诵一节课下来虽然都口干舌燥,但内心却有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成就感源自于没白付出时间和感情终于学掌握了吟诵调;自豪感源自于在抑扬顿挫的节奏和回环曲折的韵律中体悟到《千字文》所散发出的智慧的光辉。看到学生们享受着吟诵的快乐我心中也不断地泛起幸福的波澜。为了激发学生的吟诵热情,我们还开展了小组吟诵比赛。每班以小组为单位,组与组间进行吟诵PK,对获胜小组给予物质奖励,这样通过竞赛间接地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千字文》吟诵活动的开展恰恰把学生带入了传统文化的氛围,学生在一遍遍的吟诵中感受到了国学文化的博大精深,深邃意韵。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自然约束了自己的行为,倾向于学习,心灵又得到了洗礼和震撼。

二.让学生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我们相信西方的个性解放,但我们的孩子却越来越任性;我们相信西方的工

业文明,但我们的环境却越来越糟;我们相信西方的竞争,但我们的人际关系却越来越不和谐;我们相信西方的富国论,我们有了钱,但并不幸福……流行几百年的西方近代文明已经把人类的前途赶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然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却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统治者虽然在换,但儒释道的文化核心和民族的灵魂却没有换过。英国汤恩比博士被称作二十世纪当之无愧的,最知名的历史学家和伟大的智者,他说:拯救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的只有中国的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法,所以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汤恩比博士还说,如果有来生,我将在中国。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承载着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历史重任。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中华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精华,例如“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尊师重教”的教育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社会伦理思想等等,我们要运用各种形式和手段,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增强国际影响力。国学经典中蕴涵了中华文化的精髓,既有“仁、义、礼、智、信”这些塑造完善人格的要求,又有“厚德载物”、 “和为贵”、“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天下”等人生指南的义理和修身养性的准则。而这些正是目前青少年最为薄弱的。青少年最容易受西方思想和文化影响,一味追求个性化,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了自身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因此,我们国学教师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正本清源。所以在教学中我更不失时机地将国学的重要性渗透给学生,使他们重新认识古圣先贤的教育的伟大。

以上是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和措施,鉴于各方 面表现及不足,今后我的努力方向是:1.加强自身的国学素养。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我自身也要更多地研读古代典籍,并理解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用老祖宗的智慧引领自己的教学少走弯路。2.国学课堂的把握还不够自如。在教学设计上应更注重趣味性、灵活性、艺术性。利用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更多地感受到国学的快乐。

 

                                             2016.3.18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