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大成学校2008年上半年学生经典教育心得
夹菜给奶奶吃
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一年级学生 姚瑶
今天是星期六,我和妈妈提了很多水果去看奶奶。吃饭时,我并没有先坐下来吃饭,而是先让奶奶上桌吃饭。奶奶叫我坐,我才坐下的。《弟子规》里讲到要我们做到“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我们应该牢记在心上,吃饭时我还不停地站起来给奶奶、爸爸、妈妈夹菜,以前都是奶奶给我夹菜,现在我明白了,晚辈要时时记住孝敬长辈。
字不敬,心先病
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一年级一班学生 何怡燕
我是一个爱笑爱跳的小女孩子,今年7岁半,读一年级。有一天晚上,好朋友叫我去玩,我二话没说,作业没写完就去玩了,晚上回来又看精彩的动画片,结果把作业忘写了。第二天早上到校时,我急急忙忙在补写作业,老师微笑着走过来对我说:“勿急疾,勿模糊。”我马上一笔一画地静下心来写。
作业本发下来时,老师在作业本上写到“字不敬,心先病”,后来,我每天都记住老师这句话,再也不敢马虎了。
我爱老师
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一年级学生 雷茜
每天早上,教师都利用晨读时间,教我们读《论语》,同学们都学得很认真。
今天早上,唐老师说她身体有点不舒服,让我们自己边看拼音边念。同学们知道老师身体不好,都自觉地小声读着,生怕吵到老师。
下课了,很多同学围在老师身边不肯走开,有二个同学拿出自己的水让老师喝,老师笑着没有说话,我轻轻走到老师身边,好久才红着脸说:“老师你辛苦了,我们大家都爱你!”
老师高兴地笑了。
学经心得
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二年级学生 张盈
我们学校每个学期都开了读经课。我学了以后,我认识了很多字,这些字在语文课上没有学过的。我还懂得很多道理。如校长经常说的“出必告,反必面”。它告诉我们出去要告诉父母亲,回来的时候要说声“我回来了,”才能进屋。像这种教我们懂道理的句子有很多很多。所以,通过学习很多人都说我比以前能干了。在家的时候,我会帮爸爸妈妈洗碗、洗衣服等。在学校我总是帮助别人,还被评为班级劳动积极分子呢。
学习国学的心得体会
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四年级学生 秦芳
我在孔子学院大成学校学了《三字经》、《弟子规》、《智慧小站》、《论语》,在这里面学到了很多道理。同时也学到了很多知识。
我在《三字经》里面学到了做人的道理。我们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是要讲诚信、讲道德的。电视上不是经常播放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我想所有这一切都是做人道理的集中体现。国强则民富,这是我们炎黄子孙都铭记在心的。
《弟子规》里不是有一句叫做“事虽小、勿擅为”,意思是说:“事即小,但也不要把事情看得很容易。越容易的事反而越容易出错。”我还懂得了不管再难的事情,只要付出了就会有收获的,这就是付出的结果。
《论语》里讲到,凡事都要学会忍耐。孟子不是说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吗,孟子还说:做为一个人不要太贪心,贪心反而一点利益也得不到。就像孔子说的做人要有知足感,如果做为一个人没有知足感的话,总有一天会吃亏的。
在《智慧小站》里的五言古诗里我也学了不少的知识。比如说有人很温柔地跟你说话,你却大声地说话,别人就会以为你对别人不文明、不礼貌,所以我们应该礼貌待人,不然会惹来麻烦。我还学到,其实每一个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勇敢善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或许有些人是因为家庭贫困或特殊原因才会有不良的行为。《三字经》上说得好:“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这是一个人与生命俱来的真实写照。
如今,我虽然是一个小学生,但是我却学到了终身受益的“经典文化”的知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当中,我要努力地用上它,亲近它,让它成为我的“终生伴侣”。
《三字经》和《弟子规》我能全部背下来。《智慧小站》我背到送扬氏女后半了,《论语》我背到“明明德第一章”。
证明人:唐秋丽
学习《弟子规》的感想
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四年级学生 秦桥德
自从我学习了《弟子规》之后,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我觉得《弟子规》这本书上的做人道理对我来说实在是太有用了。它可以教我们如何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其中有一则讲到“父母叫、须敬听、父母责、须须承”意思是父母的教诲,一定要恭恭敬敬地听,如果父母责备你,一定是有道理的,所以你要虚心接受。父母的爱是伟大的,也是无私的,作为子女的我们应该听从父母的教诲,不要使父母亲生气、伤心。
《弟子规》还有许多尊敬老人的事,以前我们放寒假的时候我们可以回家乡孝敬爷爷奶奶。记得小时候妈妈总是跟奶奶吵架。如今我长大了,学习了相关知识,可以帮助她们,叫她们别在吵吵闹闹。给她们谈谈《弟子规》让她们懂得理解,空闲时间常帮她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减轻他们的负担。还利用所学知识跟她们讲道理。如今我已经好久没有听到她们吵架了。今年我们放假时,我打算叫妈妈买点爷爷、奶奶喜欢的东西回家乡孝敬他们,我想,到时候爷爷、奶奶看到妈妈能够帮助他们买东西回家来,他们肯定会露出美好的笑容。
现在我能把《弟子规》和《三字经》全部背完,《智慧小站》已经背到《为政篇》第22章了,《论语》我已经背到“八佾篇”第12章。
证明人:尹燕
学习心得
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学生 彭碧玉
以前,我在老家读书的时候,没有学过《弟子规》和《三字经》,也没有学过《智慧小站》,所以总是草率行事。
现在,我在读的学校是“桂林市孔子学院大成学校”,也叫做“蓝田学校”,这里有我在老家学不到的《弟子规》、《三字经》,还有我们不用花钱买的《智慧小站》。我们从中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三年之内几乎可以学到一辈子所需用的字。
我们都是按顺序来学的,教师管得很严格,不过我明白老师对我们严格是希望我们“成才”,是为了我们好,老师含辛茹苦地教育我们,父母辛辛苦苦地供我们读书。如果我们不取得了好成绩,就太对不起我们的老师和父母了。同时我学了《弟子规》后就懂得了尊敬长辈、团结同学、爱护公物、文明礼貌等等。特别是“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成”,这一句,让我想起我童年时的事情。那是我开始读一年级的事了,那一年我爸爸为了让我取得好成绩,就天天在家教我读书。可我不懂得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反而认为这是我个人的事,不用他们过问。虽然他们仔细地教我,但我根本就没听他们讲。考试成绩也很差,现在回想起来,我真觉得对不起他们。父母所讲的是对的,他们是为我们好,从今往后,我要加倍努力学习,以实际行动争取全面发展,来报答我的父母、老师对我的养育之恩。
光做到以上几点还远远不行,我还要对人有礼貌,和同学之间友好相处。尊敬师长,我一定要努力做到,而且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
现在我能把《弟子规》和《三字经》背完。还有《智慧小站》里面的论语我已经背到《八佾篇》了。我还继续努力把第8章背下来。
证明人:尹燕
学习心得
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四年级学生 黄林丽
过去,我的学习成绩十分糟糕,妈妈总是担心我的成绩。为了让我能够把学习成绩提高,就让我到城市来读书。
现在,我转到了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这是一所“读经诵典”的学校,有《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它们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教我怎么做人,如何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学到了遇到困难时,要去勇敢的克服等等。从《弟子规》中,我更体会出了父母的辛苦。有一次,我5点钟起床上了一趟厕所,发现妈妈正在厨房里炒菜,原来妈妈在给我做早餐。这时,我的眼眶里湿润了。还有一次,我正在和妈妈走亲戚,无意中发现妈妈的头上又长出了很多白发。我知道这些白发都是妈妈为我操心才长出来的。她们辛辛苦苦地把我们养大成人,把最好的都留给我们。母亲是多么的伟大啊!这时,我想到《弟子规》上不是讲到“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吗?我应该立即行动起来,帮爸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从此以后,我每天放学回家,我首先把作业写完,然后帮妈妈做家务。当妈妈很累时,我就帮妈妈锤锤背,让妈妈感觉舒服点。
国学经典实在是太重要了,它是一盏指路明灯,照亮了我学习的道路,指明了我做人的方向。我一定会好好地学习,不辜负老师和妈妈对我的希望。等我长大了,我一定会好好地报答妈妈对我的养育之恩。
我已经可以把《礼记》大同篇全背下来了,《智慧小站》背到62页,《论语》也已经背到“里仁篇”了。还有古诗也能背下来了。
证明人:秦玉婷
古典文学之营养品
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学生 唐云飞
读经诵典好比吸收某一营养品,从小吃营养品,就会非常健壮,从小学国学读古典文学就会诵古至今,岂不是一个彬彬有礼的少年君子?
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伍。让我们一起体会《论语》中的道理吧!例如:
“子张问崇……亦祗以异。”此句说明个人的道理修养非常重要。忠是指待人真诚,对工作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信是指为人诚实无欺,言行一致,要做到“谨而信”。但忠信是以义为原则,不合义的“忠”是愚忠,不合义的“信”是小人之信。
《期行》中的陈元方年仅七岁,就懂得人情世故,明白事理,懂得人不能失信,不能不懂礼貌,并据理驳斥客人“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理。”小小年纪却如此知书达理,真值得我们学习呀。
《蔡勉旃坚还之友财》中的蔡璘“重诺责郭风义”,他的好友寄存了一笔银子在那儿,没有之字据,友人死了,他把友人寄存的银子归还给了友人之子,他重情谊,守信义,这启发我们要正直守信。
子曰:“弟子入则孝……则以学之”。从小到大,父母对我们的点滴关爱都是充满温情的真心付出,其间我们能真正读懂的又有多少?逐渐长大的我们已跨入新世纪的门槛,这是一个数字化的时代,走过少年,步入花季,我国最重孝道,对父母要表示爱心,出以诚敬,不能只是物质上的奉养而已。尊亲表现在外表,敬亲表现在内心。对父母只知道口体之奉,仅仅供养而已;不知尊敬父母,使之得到精神上的安慰,那只尽了犬马之养。为人子女,必须警省。
现在的国家都是礼仪之邦,都学习我们中国的古典文学。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学习我们中国的千古流传的古典文化,人各有志,无论你选择什么的书《国学书》,只要问心无愧,无怨无悔就可以了,至少你可以大声地向世人宣告:“今世,我没有白走一遭!”。
爱书之心人皆有之。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国文化似营养品,它会伴随我们成长,教我们怎样拥有才能,拥有深厚的美德。
一个人要德才兼备,而且道德品质是第一位的,光有才能智慧但道德品质低下,这种人就没有多大份量。一个人立身处事,待人接物,要诚实守信,谦逊有礼,也就是言而有信,恭而有礼。就要从小学习中国文化遗产,培养道德品质。
青少年朋友们,吾称之“心灵之门”,只要你走进它,它会引导你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推开你的心扉,让我们大家都拥有美好品德。让我们走进中国文化遗产的世界。
我能背《弟子规》、《三字经》从开头背到“记其事”!《诗经》中的“国风·周南”!
读经诵典,受益匪浅
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八年级学生 梁艳芳
我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学国学的,现已经差不多两年了。我学了很多国学,比如《三字经》、《弟子规》、《论语》、《诗经》、《老子》等。从这些传统文化中也获得了不少新知识。
我开始学的是《三字经》和《弟子规》,这两本都是少年儿童的启蒙必读书。这两本书注重传统文化的道德性和普及性,书中有不少教少年儿童做人、做事和孝顺父母的道理。在我读了这本书以后,我才真正明白怎样与人交往,怎样去教顺父母,怎样做一个懂礼貌有爱心的人。书中有一则写道:“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这一则更让我明白了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孝顺父母,这是做人的准则。我们从小就要知道父母的甘苦,这样才能孝顺父母,并激励自己刻苦学习以优秀的成绩报答父母。
《论语》这本书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们编集而成。里面记录了孔子和他弟子们的言行。《论语》里有许多句子发展成为成语、格言、警句,其数量之多,流传之广。在这一本书中我们能学的能做的更是不少,里面有许多教育我们做人、做事的句子。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一句让我明白,我们为人处事、与人交往要讲诚信,要做一个诚实、守信之人。
“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因为在我们学了这些传统文化之后,就会学到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让我们做一个彬彬有礼的好少年。这些传统文化让我知道了要诚实做人,要学会去尊重他人的道理。更明白了自己要好好孝顺父母,我国有孝的传统。孝敬父母的人历来被人们称道、尊重。诗经中有一句“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母不仅给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这种恩情我们要永远铭记在心。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理解自己的父母,去理解他们的一片苦心。所以在我们学这些经典文化明白了这些道理后,就不要忘记好好孝顺自己的父母,去尽到为人子女应尽的责任。孝敬父母,从小事做起,要把自己的一片孝心体现在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上。
我们做人要正直,要诚实守信,这些道理我也是在国学经典里明白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宽以待人”,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善解人意,对人要持尊重和友善的态度。“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这里论语中的一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为人处事,与人交往要讲诚信。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是个古训,告诉我们交往中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失信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
这就是我在传统文化中悟出的道理,这些传统文化能给予我们这么多东西,让我们获得那么多知识,还让我们明白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所以这些传统文化是青少年们不可少的,二十一世纪的人们更应该多了解这些传统文化,从中悟出不曾不觉的道理。
背诵情况:
《三字经》、《弟子规》全篇
《论语》前十篇;《老子》前十二篇
《诗经》第一篇,国风周南
学《论语》让我明白了“孝”
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八年级学生 周灿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呼?”这是《论语》中学而篇的一则,它告诉了我们学了要时常温习,才会让人快乐。
学习固然很重要,但要从哪方面做起呢?应该从做人开始,因为做人是基础的根本。做人首先要“孝”,一个人若连“孝”都无法做到,那学习又有什么用呢?子曰:“弟子入则孝。”我对这句话感悟很深。21世纪,许多人根本不孝顺父母,有些人甚至连亲生父母的生日都不知道。我曾看到这样一个节目:
有个主持人做了一个采访,主题是“现代人是否了解父母生日”。主持人采访了五位年轻人,结果竟然只有两位知道,有些人说忘记了。看到这儿,我觉得很可笑,一个人连自己父母的生日都忘记了,那就更不用说孝顺了。反之,主持人又采访了几位老人,问他们子女的生日,每个老人都记得清清楚楚。
通过这个节目,应该让人深思:父母是生你养你的人,没有他们,你就不会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就更别说长大成人了。在此,我呼唤那些还没行动的人,现在用你的真心去为父母服务,免得以后后悔莫及。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我认为孔圣人说的是一针见血。现在的人以为给父母吃好的、穿好的就是孝顺。但他们并不知道,父母要的并不是物质上的需要,而是心灵上的安慰。在孤独时,只希望子女呆在身边,一家人能够团圆就足够了。父母大了,做子女的就应该多陪父母,让他们的心灵温暖,安享晚年。
我们是中学生,还未成年,这是长大以后的事。但我不这么认为,虽然我们还小,但也可以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多替父母分担一些。比如做家务,父母工作回来给他们倒杯水,让他们少些负担。
在《论语》书中经常教育我们要“入则孝,出则悌”。学完之后也深深地把我融化了。有时我会在妈妈回来后给她倒杯茶,她也会很开心的夸我。做家务本来就是我们应做的。有一回老师让我们给父母磕个头,我照做了,当我磕完之后,我看到爸妈脸上的笑容,可想而知他们当时心中是多么的幸福呀!我相信全天下的父母都会感到幸福。
父母是我们的至亲,应该要服侍他们,好好照顾他们。而不应对他们大吼大叫,要将心比心,让父母永远都开心,而不是责备。言尽于此,让我们一起行动,好好爱护我们的生身父母吧!
《论语》是本好书,它深深感化了我。其中的每一则都寓意深刻,我希望21世纪的人们,你们也要读一读,不要忘记了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做一个孝顺父母的带头人吧!
背诵情况:
《论语》学而篇一乡党篇
《三字经》、《弟子规》已背完
《诗经》已背国风·周南
《老子》已背前十三篇
读《论语》明事理
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学生 邓璇
读完这本书,让我心情愉悦、轻松,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几个儒家理论最精随的字“恕”、“仁”、“义”,还有“知”,虽然只有区区四个字,却包涵了此书的精华。我想此收也是让无数的菁菁学子感受到它的魅力,也是这几个字却给后人无尽的思考和联想。也许读过此书的人有一种人格的魅力和升华学习孔夫子一种从容不道的气度,一种崇敬的态度,感受中国哲学崇高的是一种庄严、理想和温柔敦厚之美,这本书仿佛能让我们穿越时空,与孔夫子面对面交流,让孔子教育我们做人的道理。
也是它让我们在繁华而忙碌的生活节奏中找到真美而简朴的心灵之美。让我们得到一种内心的升华和提高,让我们的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的坐标,只有与天地之气凝聚在一个人的心中的时候,它才能够如此的强大。
在孔夫子的眼里,君子就是“仁者不忧”和“ 者不惑”,“勇者不思”勇者要有“义”才能“不惧”,仁者要做到“爱人”和“恕”才会“不忧”。在交朋友时要交好朋友,多交好朋友,与朋友对照反省,就是知者的表现,才能不惑。
论语里“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可谓是“恕”最好的解释了。想让每一个人都拥有宽广的心并不是一件易事,要做自己并想着别人,为别人着想,这样才能拥有人们所希翼的简单而朴素的生活,宽容一点就会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让别人揭示自己的短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攻之”,要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这样那我们这个世界将美好,我们的世界才会和平与美好。
“仁”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要“爱人”,要身正的去关心别人,从都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你就能体会到心灵的升华与提高,你会看到这种简朴生活的美好与快乐,同时他也会比更多的人快乐。
“义”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有一定的约束,知错就改,要有宽广的胸襟,要择善而从。虽然是外面“混”的人很恶劣,但他们至少还知道义气二字,不过我们要“择善而从”。君子要有高远的志向,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知”通“智”一个人要有丰富的知识来充实和伪装自己,要是一个人缺少了知识就会失去素质。
让我们在孔子的影响下,拥有美而简朴的生活,这样我们的历程才会肯定,获取我们快乐的生活,让我们开开心心地迎接明天来临。
背诵情况:
《三字经》
《弟子规》:弟子规——字不舰,道两方
《论语》一至五篇
《老耶》前13篇
《诗经》关睢——麟之
读经与生活
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学生 粟丹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言……”早上,我一来到学校,这琅琅的读书声就进入了我的大脑。这是我们学校在读古代经书——《弟子规》。
说到经书,我可是受益匪浅呀!比如《弟子规》中的“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意思是:子女要孝敬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暖和,夏天要让他们凉快,早上要恭恭敬敬地请安,晚上要问候父母睡下。读了这一句后我才重视这“孝敬”两个字。以前,我在家里一般都是父母关心我,我没有体谅过他们,学了《弟子规》后我虽然做不到“请安”、“伺候”,但是我可以做到体谅他们,不要让他们操心,有时还可以洗衣服,煮饭,拖地。
有一次,我跟我的表弟吵了起来,这使我想起了“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这一句,是呀!兄弟姐妹之间是要和睦相处的。
这一切不就是《弟子规》中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吗?
学了古代经典文化书后,我知道了怎么做人,还可以学到很多以前没有学过的字。因为在大量的阅读的同时,也可以增加认字数量,认字就如滚雪球般的,会愈认愈多,一般智力的儿童,在两三年内,就可以学会一辈子需要用的字了,还可以加强记忆能力,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还有,以前在学校里,有些学生上课不认真,开小差,有的不尊敬老师,拿同学开玩笑,不认真完作业。而自从学了国学后,同学们上课认真听了;遇到老师或长辈能鞠躬问好;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成绩落后的同学也慢慢跟上来了。从此,学校变得生机勃勃了。
起初,我认为学圣贤书很费劲,很麻劲,但是学过之后才知道,越学越感到有趣。我也知道了一些方法,我现在早上六点起床,开始晨读,每天读30分钟就可以了。
古人云:活到老,学到老。我会坚持学习国学,因为经书里有无穷的知识,使我的大脑充实,让我在古人的世界里飞翔、探索、学。
背诵情况:
《弟子规》全背完。《三字经》能从“人之初,性本善”背天“彼女子,且聪明”一则。
见证人:黄老师及全班同学
经典是我的良师益友
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六年级一班学生 姜政
我是去年来到这所学校的,这里的每个同学对人都很有礼貌。遇到老师都鞠躬问好。我被同学们的言行所感动,我现在明白了,是新经典教育了同学们,我相信经典。
我以前总是爱贪玩,家里的任何小事都不做,而且还爱跟父母顶嘴。但自从我学了国学之后,深刻体会到做人的基本道理,还让我渐渐成为父母的好帮手。以前我在没学之前,扫帚、垃圾桶等……总是胡乱丢弃,现在我再做值日时,那些东西都会摆放很整齐。
国学带我进入了一个记忆王国,以前我的记忆力可以说是O,在2分钟内就全忘了它的所在。我自从学了国学中的“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以后让我铭刻那些古人诗书后,记忆力飞速上涨,从O转化为7,这是国学带给我的奇迹。曾经有人这样问我:“你读了国书以后对你有何帮助”?我毫不犹豫地说:它让我明白了这个社会正在急剧改革创新,知识是唯一生存的源泉。他用“新所好、为具力、新所恶、谨为去”,教我学会孝亲敬长,在校应该好好学习。遇到老师领导应该鞠躬问好,如“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意思是说,路上遇见长辈应迅速上前鞠躬问好;长辈没和你说话时,应当退在旁边恭敬站立,不要多嘴。
一年来,我从一名无知的小毛孩子,变成了一个懂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这是国学赐予我的能力,我相信我们的经典会成为教外课的精师良友。虽然我即将升学,但我坚信我会把国学坚持学习到底的,因为古人曾有云“活到老、学到老”的警句,意思是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只有不断努力学习才不会被这个文明世界而遗弃。
为了让古人的文明流传千古,也为了毅立在世界的文明之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国学,走向古人的世界,走向人生未来的精彩。
背诵情况:
《弟子规》全背完,《三字经》能从“夏有禹”,背到最后一则。
证明人:黄老师及全班同学
经典改变了我
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六年级(1)班学生 张宇修
我学经典已经有一年多了,在一年多里,经典教给了我许多知识。起初,我对经典不感兴趣,当我跟同学们一起走向国学的道路时,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经典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以前,我是一个懒惰笨拙的人,自从我学了新经典后,使我逐渐成为了一个勤劳好动的孩子。去年暑假,我回到了老家,因为我一直都不喜欢叫人,所以亲戚朋友们都不喜欢我,但我学了经典之后,懂得了很多知识,对人有礼貌,看见长辈就鞠躬问好。五一节回去时,大家都夸我乖。有一次,我和弟弟吵了起来,吵着吵丰,我忽然就想起《弟子规》中的“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我想,做哥哥的应该懂得爱护弟弟。后来,我们就和好如初了。
经典给我的帮助,现在不要让父母担心,如果整天让父母担心你的行为,这就是一种不孝的行为。还有,在遇见长辈、老人应该向他们鞠躬问好。记得孔子曾经说过:“弟子入则孝,出则替,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为余力,则以学文。”意思就是说:“年青人在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朋友,行事谨慎、讲信用,不但要亲爱众人,而且要亲近有仁德的人。这些都能付诸实行,且还有余力的活,则应该用来学习文艺诸事。”
如果做错了事,当父母责备、教诲时,应当虚心接受,并对自己的行为深切地反省进步。正应了《弟子规》中的那句话:“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所以说我们做人一定要懂得“孝亲敬长”,这才能够成为真正的“正人君子”。
我感谢经典,相信经典。来吧!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向新经典教育,让我们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伍吧?
背诵情况:
《弟子规》和《三字经》能流利背完《论语》,从学而篇第一到八俏篇第三
见证人:黄老师及全班同学
经典教育了我
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六年级(1)班学生 莫翠霞
自从我学习了经典后从一个不爱劳动,不懂事的人变成了一个即劳动又懂事的人,以前我开始读经典的时候认为学这经典没有用,现在才知道其实读经典是有用的,它能让我们的想象力变得越来越丰富。
学习这经典让我受益匪浅,懂得了怎样教敬父母,也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做人要从小做起,这样我们才会懂得做人,写到这里我就想到经典里有一则叫“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是告诉秩人刚刚生出来的时候,其实是善良的,我们人小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灵,只是时间长了受到外面的影响,我们就离善良差远了。
还有一次,我叫妈妈帮我买新衣服,妈妈她不帮我买我就很生气,然后我就想到了我们学的弟子规里有一则:“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是告诉我们穿衣服贵在整洁,不在华丽;有职位的人要穿得符合身体,平常的人要穿得和家境相符,这就叫做“得体”。这不是弟子规教育了我吗?
读这经典不仅能让我们的记忆力增强,还能让我们百读不厌,又能让我们的写作水平提高,这样一来只要我们努力学习,就永都不会忘记我们所学过的东西。
我相信我们只要努力学习就会有所成功。
背诵情况:
《弟子规》我从“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背到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三字经》我从“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背到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证见人:黄老师及全班同学
读经典使我受益匪浅
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学生 刘琴 六(一)班
以前,我是一个不大懂事的小孩。天天就知道玩,不管妈妈有多忙,家里的家务我也一样都不做,整天就知道看电视,玩赛车。什么事都要妈妈来做,甚至我的衣服都要她来洗。
自从我学了经典以来就知道了怎样做人。做人最基本的就是要对长辈、父母有礼貌,见到老师要鞠躬问好。
记得我刚学弟子规的时候,觉得学它一点意义也没有。对它一点了清感兴趣,上读经课时我还睡着了,被老师批评了一顿。可是听老师说明了其中的道理之后,并对弟子规有了强烈的好奇心。从这以后,我上课认真听讲了。在家我还帮妈妈洗衣服、洗碗。妈妈说我变化非常大,我把学经典的事告诉了妈妈,她还夸奖了我们学校。
弟子规里有一则叫“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样的一句,这句话告诫我们:父母的教诲我们一定要恭恭敬敬地听,如果父母责备我们,一定是有道理的,所以我们就要虚心接受,不要顶嘴,知错能改就可以了。
自从学了经典以来,我就懂得了怎样做人,还懂得了孝敬父母、尊师好学的道理,学经典真是让我受益匪浅。
背诵情况:
《弟子规》、《三字经》能背得完。
见证人:黄老师
心得体会
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六年级(2)班学生 杨欣宇
我以前可是一个非常调皮的小孩子。但是我学了经典之后,懂得怎样孝顺父母。
《弟子规》中的“父母责,须顺承”就是告诉我们,当父母责备、增教诲时,应当虚心接受,并对自己的行为深切的反省改选。
“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告诉我们要怎样关心孝顺父母的。就是说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夏天睡觉前先帮父母把床铺扇凉,天寒地冻的时候,则先为父母把被窝温热好。早晨起床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请安问好;傍晚回家了,要将今天在外面的见闻告诉父母,让老人家定心。
“新所好,力为具”。是让我们这些做子女尽力去满足父母的要求,让父母高兴开心。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是说当哥哥姐姐的要友爱弟弟妹妹,而作弟妹的要懂得尊敬兄姐,兄弟姐能和睦相处。一家人和乐融融,父母自然欣慰放心,孝道就在其中了。
学了经典,我整个都变,变得孝顺了。大家都夸我是个大孝子!
背诵情况:
我能背诵《弟子规》
诚实是做人之本
——我学国学之心得体会
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学生
在我学习国学这一年来,我真是受益匪浅,因为它让我懂了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过去,因为父母都出去打工,从小和奶奶在一起生活,奶奶也不怎么管我,就使我越来越放肆,每一天早上都很晚起床,有时候还迟到,每天只知道玩,从未把心放在学习上。现在想起来,真有点后悔,但是,自从我学习了《三字经》、《弟子规》这一类书籍后,它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也让我变成了一个诚实守信、发奋学习、热爱生活的人。以前,我做过件多令我后悔的事,但今我最后悔的却是我读三年级放暑假时的一件事:一天中午,全家人在一起吃饭,妈妈有事出去了,爸爸在屋外吃饭,我却在家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我目不转睛地望电视,突然,我被饭呛住了,急着找水,可一不小心把玻璃杯摔坏了。我想完了,要是被妈妈知道了那还不打死我。可这时,妈妈回家了,我正在清除玻璃,妈妈一看到便严肃地说:“是谁打碎的,怎么不说话。”我不敢抬头,怕看到妈妈严肃的眼神。我又吱吱吾吾地说是“爸爸不小心打烂的。”于是,妈妈就立刻去找我爸说清楚,妈妈把话说了后,爸爸说他没有打烂玻璃瓶,妈妈又硬说爸爸是,两个人都发了火,就吵了起来。后来,我也没有向他们解释,这件事过去了很久,我早应淡忘了。
直到今天,我才认识到自己错了,明明是自己错了,却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弟子规》上面说得好:“过能改,归于无。徜掩饰,增一辜。”为什么我没有懂得这个道理呢?同时,和这种类似的现象在社会上已是多见的。如在生活上,商业上,等等。这样,会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诚信,也会影响到自己的品德和前途。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正在一步步逝去,那将来该是怎样的社会啊!所以,我们多去见识一下祖先留下来的传统文化,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提高自己的阅读品味,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就让这种传统美德一步步地传递下去吧!
我懂得了“孝”
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六(2)班学生 赵德
做人要有一点规矩,小到一个人的饮食起居待人处事,大到尊老爱幼,孝敬父母。“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黄香九岁的时候,就知道在寒风凛冽的冬天来用自己去温暖父母的被褥,让父母不寒冷。。孝敬父母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在没有学《弟子规》之前,就有过这样一件事:
在我九岁那年,我早上起来,便看电视,连濑口洗脸都忘了,直到爸爸托我去,我才勉强的洗了脸。突然,“猴哥,你真了不得……。”,孙悟空播放了,我叫了一声,连忙跑入房间,津津有味地看着。正当看到重要的段落,妈妈又叫我去剥花生。一声,两声,三声,……忍耐是有限度的,爸爸冲进来就是一巴掌,我哭着说:“你们爱剥不剥,我不吃了。”说完,拿起电视机一砸,跑出去了。后来,爸爸妈妈找了我一天一夜都没找到我,到夜晚还一口饭都没吃,而我正在奶奶家吃鸡肉呢,直到第二天我才回去。
现在学到了《弟子规》我才知道我当初是多么的不孝,多么地伤父母的心,这是我做什么也弥补不了的,是《弟子规》教会我“孝”,朋友们,你们有经书吗?现在就翻开第一页开始读吧!让我们的“经典天地”从此打开!
读《弟子规》的感情
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 熊楚 六(2)班学生
在我没有读经时,从来都是任意妄为,与父母争执、吵闹,稍有不顺就大哭大闹。
自从读了《弟子规》后,我才渐渐明白什么叫“父母孝,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以前,我每天放学后就出去玩,爸妈几次说我,我不但不听,反而顶嘴;夜深人静了,我才匆匆忙忙写完,爸妈责备我,我不但不认错,反而又哭又闹,连大家也奈何不了我,除了奶奶给零花钱才肯低头认错。现在,我做错事,父母责备我,我都虚心接受,我不懂做就请教父母,父母对我的改变大吃一惊。
还有,以前我做事马马虎虎,不是撞翻这就是打翻那。以前,我做错事后,总是以重、忙为理由,推脱罪责。现在我懂得了“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的含义了。在一次不小心将一盆水打翻在地,将地刑湿,我刚想:哎,算了,别管了。可脑海里蹦出了“事勿忙,忙多错……”的字样,就将剩余的水小心翼翼倒掉,将盆放好。
可是,我也是三分钟热,就在大人们为我的改变高兴时,我又顶撞了父母。
虽然我没做好,但我悟出了一个道理:活到老就要学到老,我要将《弟子规》作为我一生的学习的课本。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说好学的不如乐学的。我愿作个乐学的,将《弟子规》读熟读透,并且学以致用。
经典国学教会我如何孝顺父母
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六(2)班学生 李力
学习国学这两年其间,我亲身体会到了什么是“孝”。三字经中的黄香和孔融都是“孝顺”的孩子。“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黄香九岁就懂得孝顺父母,冬天寒冷时,他就用自己的身体将父母的补褥枕席温暖之后再请父母睡下。孔融四岁就懂得逊让之礼,把大梨让给长辈,自己留下小的。孝顺父母是儿女们应该做的。
没学国学之前我什么都不懂,更不知道“孝”是个什么东西。记得在四年前的一天,爸爸妈妈出去辛辛苦苦工作了一天,回来走进家门叫我倒杯茶给他们喝,可我正在看一部有趣的动画片,没有空。我就对他们说:“没看见我正在看电视吗?你们要喝水自己倒去。”这时,妈妈走过来轻声对我说:“你长大了,应该懂得孝顺父母了,听话,爸妈出去工作了一天,你就……”我打断了妈妈的话,说:“谁叫你们要出去工作的,我现在没有空,你别打扰我看电视。”说完,妈妈的神情立刻变得严肃了,把电视关了,大声对我说:“你也知道爸妈累了一天了,腰都直不起来了,叫你去帮我们倒杯茶也说这说那的”。我站起来用粗暴的语气对妈妈说:“你们要喝茶就去倒,干嘛追着赶着一定要我去呢。”说完,我又打开电视机了。
我学了国学,知道了什么是“孝”了。爸爸妈妈工作回来我会在第一时间内向他们问好,倒杯茶给他们喝。回想起四年前做的那一件事,真是后悔,如果我那时知道“孝”是什么东西的话,我也许就不会做出这一悠扬令我自己也感到羞耻的事。
在一次争吵中,我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了。那是发生在去年暑假中的一个中午,太阳火辣辣地照耀着。因为天气淡热,我们就买来了一个新的风扇,我和姐姐就争着抢着想吹一吹,解解暑。可是风扇不能摇头,受风的面积也不怎么大。我站前面,姐姐吹不到,又把我拉开,自己站前面去。我看风没有了,我又把姐姐推到一旁去,自己享受着。妈妈看我们急来抢去,也在一旁焦急,想把我们分开,可是我和姐姐都很倔,根本分不开。姐姐看局势不好,立刻把我抱开,自己在风扇前面边哼着小曲边摸着她那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我刚想冲上去时,突然脑子里浮现了《弟子规》中的一句话“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它在我正要冲动时会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告诫我:当姐姐的要爱弟妹,作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姐,兄弟姐妹和睦相处,一家人和乐融融,父母自然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
几千年来,“孝”一直是人们注重的传统美德,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渗透到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之中。中华传统的美德作为民族文化中的瑰宝,教化了一代又一代国人。
读经典心体力行
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三年级学生 唐双萍
我学了《弟子规》懂得了很多道理。
我在家里中父母的话,父母叫我的时候,就马上回答,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不能拖拖拉拉,不能偷懒。父母指导我们时,就要恭敬地记在心里,父母批评我们,会有他的道理,所以我们虚心接受。父母不喜欢我们,我们孝敬父母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如果父母不喜欢我们,我们能很好地孝顺父母,这才是真正的孝顺。所以,孝顺父母是一个传统美德。
我们早上起床时,《弟子规》中说:“晨必盟,兼濑口。便溺回,辄净手。”早上起床、洗脸、刷手等,当每次大小便完时,要把手洗得干干净净。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穿衣服贵在整洁,不在于华贵漂亮。见长辈时穿的衣服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平日穿的衣服,要与自己的家境相称。对饮食、不拣择。饮食不要挑剔,偏食是极为不好的饮食习惯。
我们在学校时,《弟子规》说:“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走路时大方从容,立正姿势要端正,作揖要恭恭敬敬,腰要弯成一弓形。从此,表示对祖先或长辈的尊重。”我们看到老师或校长都要有礼貌的90度鞠躬,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讲究读书的方法有心到、眼到、口到,一样不缺,就会有收获。与同学们和睦相处,团结户处。……
啊,我们泪水,感激地说:《弟子规》真是太好了!
背诵情况:
《弟子规》背完
《三字经》周文武,称三王
《论语》背八偷篇第三
证明人:李双喜
读经典心得体会
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三年级(一)班学生 李双喜
回到老家,我看了谁我都不会叫他,所以别人都不喜欢我,就连疼我的奶奶都对我有意见。
自从我到这所经典小学来读书之后,我学到了许多道理。有句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这就是说对待伯伯、叔叔等长辈,要如同对待自己的父亲一般孝顺恭敬,对待同族的兄弟姐妹、表兄妹,要如同对待自己的凡长一样友爱尊敬。我还懂得了团结同学,偶尔说一些笑话。孝顺父母是每个小学生和大人都要做到的,我以前总是让父母生气,现在我懂得怎样才能不让父母生气了。父母叫办的事一定要去做,不要有意延迟、偷懒。这就是父母呼,行勿懒。还有当父母教我们做人的道理时,我们应该恭敬地聆听,作为自己行事的参考。如果做错了事,当父母责备、教诲时,应当虚心接受,并对自己的行为深切地反省改进。每天放学回家,写完作业后,妈妈没有回来,我就要帮助妈妈先把饭煮好,有客人来应笑着打招呼,请客人进门,然后给客人倒一杯茶喝,最后洗一些水果给客人吃。客人临走时,也要笑着把客人送出门,并且还要招手说:“再见。在学校遇见老师,应鞠个躬,敬个礼,还要叫声老师好,上课时要认真听老师讲课文,老师提出问题应想好后马上举手回答。课余时间应认认真真地来复习上课老师提出的要求和问题,复习完后应该多和同学交流,又能搞同学之间的关系,又能搞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又能提高交流能力,真是一举两得。有时课言语中有不认识的字可以在下课时找老师,请老师告诉我们就可以了。
啊!这所小学改变了我的一生,我要谢谢这所小学,和这里的老师校长的培育。
背诵情况:
《弟子规》能背完
《三字经》能背到中不悠
《论语》学而篇能背完
论语经典学之心得体会
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五(1)班学生 李岳良
时间过得飞快,一个学期又开始了。读经课又有变化了,一本经典课本能使人改变一身。
在《论语》学而篇,看到一段话,“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段话很好理解。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得什么,看来是关于学习、待客、君子风度。
有一次,我放学回家,作业写完了,妈妈对我说:“写完作业就看书。”但我还是没有看书温习。到了月测,我才得了75分。以后我一定记住妈妈对我的教悔。这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一天,上海表弟到我家作客,我和表弟玩着玩着,表弟的玩具飞上了蚊帐上,表弟不脱鞋就上床去把玩具拿下来,当时我对表弟说:“请脱鞋。”他对我不理不睬的,我不让他上床把玩具拿下来,要他脱鞋,然后他和我打了起来,表弟来我家作客是一件快乐的事,但变成了一件伤和气的事。这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过年时,表弟回到家对我说:“How are you .”我说:“I’m fine , you think .”“where are you going to go ?”“paly.”于是,我和表弟不对庆了。比起英语,他比我差。我不想和他交谈。这就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有些地方是不对的,请不要学我哦!
你有缺点吗?请读一些经典书,它一定能使你的缺点改正的!
背诵情况:
《三字经》背了一半
《弟子规》背了一半
《论语》学而篇全背完
证明:刘老师
读经诵典 受益匪浅
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五(一)班学生 张奇修
经典代表的是理想和智慧,最高一层的道理,虽然不是直接成就现实上的富厚强大,但是它并不阻碍你富厚强大,到可以顺成富厚强大,要保住富厚强大,到最后也要靠经典中的文化理想。基本上,经典是恒常之理,贫也需要它,富也需要它,这才能贫而乐、富而好礼。否则贫而谄,富而骄,贫也是痛苦,富也是痛苦。
学了经典文化,让我们知道怎样做人,要有一点规矩。小到一个人的饮食起居、穿着打扮、待人接物,大到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安身立命、治国兴邦。从小要讲规矩,讲原。自古以来,就有许多这方面的说教。我们从小要听从长辈,而且老师说过二十一世纪的文盲不是没有读过书的人,而是读错书、不会学习的人。学习不仅是在课堂上学习,而应是在一切时、一切处、待人、处世、接物中学习更多,是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我也学过经典文化,我先以为只是把它背一背就行了,后来我才知道,不仅要熟记,还要懂得里面的道理。古时候的人都知道怎样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何况我们了。
学了读经,让我知道怎样做人,怎样孝敬长辈,我一定会把中华的经典文化交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让他们把中华的经典文化发扬光大。
背诵情况:
《三字经》背一半
《弟子规》背了一大半
《论语》学而篇背完
证明:刘老师
读经典体会
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五(一)班学生 毛艳蓉
我曾经在《论语》学而篇上看到这样的一句话。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替,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很好理解。孔子说:“年青人在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友朋,行事谨慎、讲信用。不但要亲爱众人,而且要亲近有仁德的人。这些都能够付诸实行,且有余力的话,则应该用来学习文学艺术诸事。”
我认为基础是做人的根本。做人根本就是孝亲尊师。孝亲,可以在家里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老师说过二十一世纪的文盲不是没有读过书的人,而是读错书、不会学习的人。学习,不仅是开课堂上学习,而应是在一切时、一切处、待人、处世、接物中学习更多课堂上没有办法学到的知识。
背诵情况:
《三字经》背得一半 《论语》学而篇全会背
《弟子规》背得一半
证明:刘老师
读《论语》心得体会
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五(一)班学生 苏静
我在《论语》学而篇,看到这样一句话: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就是说年青人在家里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朋友,行事谨慎、讲信用,不但要亲爱众人,而且要亲近有仁德的人。这些都能够付诸实行,且还有余力的话,则应该用来学习文学艺术诸事。我们想要做尊敬朋友孝敬父母的人,就要努力学习国学。
我认为学习应该从做人开始,因为做人是根本,是基础。然而,基础就像盖楼一样,无论你的房子有多么漂亮,地基如果打不好,楼还是一样会塌。做人的根本就是孝亲尊师。孝亲,可以在家里帮妈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在父母生病的时候去照顾父母,减轻父母的负担。
我觉得《论语》真是太好了,不论遇到什么样的事,都能在《论语》中找到相应的答案,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听到它。
背诵情况:
《三字经》背一半 《论语》学而篇全部会背
《弟子规》背一半
证明:刘老师
《弟子规》教我做人和学习
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学生陈艳芝
自从我学习《弟子规》之后,它教会了我怎样做人,怎样学习。
在《弟子规》里有这么一句话“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每当读到此则,我的心愧疚极了,为什么呢?以前,我犯了错误,父母来教导我时。我总是不理不睬,因为我觉得他们唠叼,有的时候不仅不理不睬,而且还反驳或顶嘴,总是觉得自己很有道理。现在我汲取了教训,每次父母来教导我时,我都一定会恭恭敬敬和虚心接受。
在生活中,我有一个坏习惯——爱看动画片,可是我的父母讨厌看动画片。记得有一次,电视上正播放着我最喜欢的动画片,我连忙把遥控器给藏起来并把它固定了,就这样,爸爸和妈妈就很难再换节目了。这时我心里美滋滋的坐在沙发上看动画片。忽然,爸爸电视机给关了,我于是站在沙发上与爸爸吵起来,吵了许久,我跑进房间,拿出日记本想把这件事给记录下来时,我看见日记本里记载着《弟子规》里面的这么一句话“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我当时才醒悟过来:我不应该犯这种错误。
我连忙跑到父母面前,低下头说:“爸爸我错了,我不应该这样。我应该让你们看才是。”爸爸说:“孩子,你知道错了就行了,我和你妈心满意足了。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犯过这毛病。
《弟子规》教会了我做人的根本——孝顺父母,与父母多沟通。
在《弟子规》的前三则中,有这么一则“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说:平时有时间,就应该多看看书。
以前,我就没有这么习惯。只要有时间,就去玩了。哪去看书啊,一想到那好玩游戏,看书学习的事全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现在,不管有什么好玩的,我都会一拒千里,因为《弟子规》里有这么一则“有余力,则学文”嘛!
作业也不能马虎,记得上一次,老师布置的作业过多,我于是就一笔带过。老师批改完后,发下来时,我的作业全都是“D”。同学们看到此事,都在议论纷纷,让我无地自容。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敢了。老师布置的每一项作业我都会去认真的完成,因为《弟子规》里面的这一句话也在监督我,那就是——“功夫到,滞塞通”。
《弟子规》又教会了我怎样去学习——认真写作业,上课专心听讲。
唉!说来说去,《弟子规》这一本书让我们受益终生呀!
背诵情况:
《弟子规》借人物,及时还
《三字经》苏老泉,二十七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凡七章 第三则
《弟子规》伴我走青春
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学生 钟健
我是一个中学生,谈到我的过去,那只不过是一个不服从管教的调皮的学生,遇到老师,我只是装做没看见,抬着头望着天,走过去的时候,还没大没小的哼一声。对父母更是不孝,非但不听他们的话,还跟他们顶嘴。总是认为他们管得严,让我没有自由。满肚子的逆反心理,学习也不想学了,因此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但自从我读了《弟子规》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认识到了老师和父母的良苦用心,因此我决心改变自己,发愤的学习,所以我又从初中一年级开始读起。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即使你的房子再漂亮,基础没有打好,还是会塌的。所以我要从头开始打好基础,慢慢地把学习搞上去。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成绩渐渐的上升了。脾气也比以前好了,见到老师,我会打招呼问好,对父母的态度也好了。比以前也听话了,对同学的态度也亲和了;也不再说脏话了。对只要是认识的人,我都会微笑着打声招呼。每天都会想着去看看书,写写作业,背背课文,记记单词。然而也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了。这不正应了孔子的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慢慢的,我喜欢上了学习,当然,我也从学习中悟出了许多道理,懂得了许多学习的方法。我每天都会花上一半的时间来学习。正如《弟子规》里所说“有余力,则学文。”我现在也是一有时间就用来学习。记得有一次,我在家里写作业,同学小明来找我出去玩。我因为在写作业,所以没有和他一起去。于是他就走了,当我写好作业。正好想吃一个苹果时,发现桌子上唯一的一个苹果不见了,而且爸爸妈妈也不在家,难道苹果长了脚跑了不成,我于是想起了刚来我家找过我的小明。我立刻跑到楼下,看见他和几个小伙伴正在分我的苹果。我一下怒火三丈,真想冲过去打他们一顿。可我忍住了,我心想应用我所学的《弟子规》来教导他们。我走到他们旁边流利的背了起来:“物虽小,勿私藏。借人物,需明求……”他们也听懂了我的意思脸红红的,一连向我道歉。还说要赔我一个苹果。我对他们说:“不用了,知道错就好了,就当是一次教训吧。”我又认为,我们对学习的态度也要像竹子一样,竹子是一节节的,它生长到节时,会长得很慢,但长过节后,它会长得飞快,而我们也要像竹子一样,即使遇到挫折,也要勇于向上冲,不能屈服挫折的脚下。要相信,困难的背后总会充满希望,要相信,只要努力。就没有我们克服不了的困难。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有恒心,无论什么困难都会被我们踩在脚下,所以我要更加的努力学习,带着《弟子规》对我的教育,努力向前冲!
学经典,学做人
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学生 卢俊丽
在学习《弟子规》中“入则孝”这一段时,我深深体会到学习应该从做人开始,而做人的根本就是“孝亲尊师”。所谓孝亲就是在家不让父母操心,在学校不让父母担心,减轻父母的负担。尊师就是在学校里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认真地听,你就会从中获得你的人生启迪。所以孝亲尊师是做人的基础。从做人开始,从小立下远大的志向,这样才能学有所成,我们要明确认识到何为做人之本,何为做人之道。
以前,我见到老师只不过是打声招呼,点点头就不错了,学了《弟子规》后,我见到老师都是鞠一个90度的躬,老师夸我有礼貌了,我自己也感到很高兴。我发现《弟子规》不仅教我们如何尊敬父母和长辈,也给我带来了快乐。
《礼记》中有这样几句话:“人其国,其教不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意思就是说:“你是国家中的人,不能不听从教诲,做人也是一亲,要善良,老实,敦厚。这是《诗》传授给我们的。如果自己犯了错,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弟子规》中也有这样一句话“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有过错就要马上改正,别人就当没有这回事,如果有错不肯承认,还要为自己掩饰,就等于我又多了一个过错。知过,悔过,才能改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是古人常说的一句话。
我领悟到孝、尊、礼、善是做人最主要的四大德行,我们应该要从各个方面来用心感悟。
同时我也体会到“习经典精粹,识民族神韵”“学儒家经典,扬中华文化”的幽雅大气。告诉我们重在“习”,要“学而时习之,”要在学做人的实践中去学习,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背诵情况:
《论语》为政篇第二
《孟子》公孙丑章句下(凡十四章)
《三字经》全篇
《弟子规》将上堂;声必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