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评比奖励 > 2011年上半年二等奖 郭佩帅

2011年上半年二等奖 郭佩帅

字号:T|T
昆明理工大学
学院: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  
专业:冶金工程2009级
姓名:郭佩帅  
学号:200910203304
指导教师:娥满
联系方式:15198740137
 
仁坛  二  141
     仁义礼智信,仁字在第一,可以说仁是万物之源、人之本性。“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何谓恻隐,其实就是我们心中的仁义之心,就如同上面所说我们的恻隐之心是从心发,而不是为了达到某种自己的目的。然而身处现代社会的一些人,似乎被一种错误的价值观所蒙蔽,掩饰或者忽略了自己的本性,凡是以金钱作为行为标准。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在重温一下中华的经典,去唤醒我们内心深处那最本真的感情,让“仁”不仅仅存在于传播媒介,最重要的是体现在华夏民族的自强不息,繁荣富强之路上!
 
孝坛  一  286
“孝道”永远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不仅仅体现了我们对待父母的一种方式,更能反映我们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一种态度。现在的我们已然不能做到“父母在不远行”,但是无论我们身在何处,心中仍会有那么一份牵挂,就像《游子吟》中的母亲一样,他们也挂念着我们。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追者,亲也。这是我的QQ签名,忘记从哪里摘抄的了,但是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一样能表达人们的感情,虽然我没有切实的体会,但是隐隐约约我已经能感觉到这两句话背后的伤心与悲痛,所以我已经下定决心毕业以后回到家乡,即使自己因此而失去了在这边更好的前程,我也不悔当初的决定。在我心中生我养我的父母年老了不孤独,有儿孙在身边享受天伦之乐,  远比向别人炫耀自己远在天涯的成功儿子更有意义。                                                                     
 孝与不孝甚至直接反映的一个人的品行。 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跟自己对待父母一样,但是如果确实过分的不好好对待父母,这样的人也是不能交往的,试想一个连自己最亲的人、对自己有恩的人,他都能如此这般,我们又怎能奢望他会推心置腹,祸福同当呢?
 
廉坛  十二  273
 廉者,清廉也;洁者,洁身自好也。廉洁,顾名思义,首先得保证自己,出淤泥而不染,不贪不痴不嗔。半生浮名皆是虚妄,唯有清心寡欲,洁身自爱,时时刻刻保持心中的那片净土。当今社会,名利,金钱,荣誉,样样都是诱惑,能做到廉洁者少之又少。“廉洁?少天真了,廉洁顶个屁用,又不能当饭吃。”很多人都对廉洁嗤之以鼻,敬而远之,认为人生不过一场虚空大梦,韶华白首,不过转瞬,应当及时行乐,岂能以廉洁而坏美妙人生。
廉洁者,简单也,唯有简简单单,淡泊名利,做到心中有廉,外在有洁,才能达到人生之最高境界。
 
信坛  四 247
     诚信,具体地说就是诚实守信。诚实,是指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是指说话做事讲信用,能认真履行诺言,说到做到。古语有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真诚是打开人们心灵的钥匙,是我们人际交往的基石。                   古有“曾子杀猪”教导儿子诚实守信,流传至今,教化后人,然而这种美德传承到了现代似乎有些变质了,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谎言早已见怪不怪,屡见不鲜,甚至还有人以欺骗为生,诚信貌似没有那么重要了,这是事实!有的厂商为了牟利,甚至弃人们的生命于不顾,欺骗广大消费者,三鹿不就是以个很好的例子吗?                                                             诚信,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现代为什么不接着传承下去呢?言而有信,无信不立,对他人诚信,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才能树立起威望,一个人如此,一个民族也是如此,一个国家更是如此。
 
和坛  十一  115
还清晰的记得在北京奥运会上张导创意的以活字印刷的效果展现的“和”字,这是用中国人的方式诠释了中国人的思想。我们的文化向来推崇“和”,一家之中要和,和睦相处;一个民族要和,民族团结统一;我们的国家也要和,和谐社会。中国以其博大的胸怀包容、整合着来自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的经济、文化。中国还以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影响、推动着世界的和平、发展。
和谐社会概念的提出更体现了我们国家对“和”的传承与发扬,摒弃斗争与对立,抛开矛盾与偏见,寻找共同点,实现你我各自的完善和发展。
 
毅坛  五   234
“自强不息”包含了我们对于学识,志向,情趣的不断追求。我们不断坚持,不因自身的懦弱与犹豫和外界的名利与荣誉而有所改变。自强是上天赐予的每个人的天性,就如同大自然的规则一样: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苟安者弱,拼搏者强,自强者昌,自弃者亡。所以生活当自立,人生当自强!
古有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今有爱迪生*着他那自强不息的精神,最终克服种种困难,发明电灯。还有想洪战辉这样的社会主义新时期的自强青年。说明自强不分时代,不分国籍,不分种族,我们都应该并且都能够实现的精神品质。我们堂堂的大中华,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应该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自强不息,奋斗不止。
 
和坛   二   363
这是一个人性极为复杂的时代。医生一边拿着红包,一边接连做多台手术,最后累倒在手术台上;教师一边体罚着学生,坚持应试教育,另一边多年顾不上家顾不上自己的孩子;官员们,也许有的一边在腐败贪污着,另一边却连周末都没有,正事也干得不错。
其实,我们有谁不在矛盾中挣扎呢?
归根结底,是我们没有解决最核心的一个问题——人和自己内心的问题。也是,在人和人,人和外物的关系都没有解决的时候,有谁愿意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这不切实际的问题上呢。正因如此,许多人终身为财,权,关系所累,殊不知自己已经有很久没反思过当初的抱负了。时代纷繁复杂,忙碌的人们,终将面对自己的内心,我们都需要答案。而这份答案正是走向和谐的关键。
 
礼坛  五  161
熟人见面问个好,长辈面前鞠个躬这些是礼么?我想只能算礼节罢。在我看来礼的核心内涵是行动,如果刘备只是发一份请柬给诸葛亮而没有三顾茅庐的诚意,能换来老丞相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么?想宋人杨时,为了求学问道,不畏严寒,立于程颐先生门外,此行此情才可谓尊师重道。后来杨时也成为了一代理学大家。
同样的道理,拿到今天仍然适用,有些人在老师面前表现的毕恭毕敬,却连最基本的上课不迟到,完成作业都做不到,这根本算不上礼!
有人开玩笑说道,我从不把你放在眼里,我只把你放在心里,我想真正的礼就是把人放在心里,并用你充满诚意的行动去表达。
 
中华义理总坛  四  113
春秋时期有过百家争鸣,各种言论观点盛极一时,并最终形成了儒释道法墨等较为成熟的学派,他们的思想也作为经典传承下来供后人汲取营养。可教育似乎越发展越不成器,到了明清时期,大兴文字狱,一时间人人噤若寒蝉,各种新思想就这样被扼杀了。虽说在改革开放提出了解放思想,现在又进行了素质教育改革,可以前保守的习惯已给当代教育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我们必须承认,如今的教育制度是畸形的。
有人对中西方教育进行过比较,说西方的孩子是先玩九年到了大学再学,而中国的孩子是先学九年到了大学再玩。西方孩子在玩的九年里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到了大学里就把这些所思所想付诸实践,所以他们有动力,有创造力。而中国的孩子,受够了九年义务教育的罪,从高考中解脱出来,到了大学之前的压抑一下爆发,所以这一段最宝贵的时光往往就被荒废了。
这是一件真事,有一名女孩子,在父母顺其自然的教育态度和她自己兴趣至上的学习态度支配下,似乎很不用功,也没有上任何课外班,但喜欢读书和探究新知,课内成绩长期不佳,但最后奇迹般地在应试方面也后来居上,并且考入了北大中文系。
看闲书,读简本英文小说,看动漫,画画,有时写点东西,看看《探索•发现》等电视节目,高二时迷上了相对论,高三快结束时开始看哲学……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闲书让我的语文成绩一直“屹立不倒”总是第一,英文小说无意中也给了我的英语一个同语文一样不可动摇的地位。这是她的原话她快乐的战胜了应试教育。
失败的教育制度下习得的知识往往是急功近利的,现代学校教育主要是物的教育而不是人的教育,是知识的教育而非德行的教育,是技能的教育而不是智慧的教育,是“器”、“技”、“艺”的教育而非“道”的教育,是“谋食”的教育而非“谋道”的教育。再者,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课本知识机械的记忆,而不注重知识的运用,让大多数孩子找不到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会发出读书无用的感慨。
我希望一种顺应人的天性的教育制度发展起来,但这势必是这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只希望幸存者能多一点。
 
孝坛   十一  174
孝经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生命是父母赐予我们最好的礼物,珍爱自己就是孝!其实孝的真谛并不在于能给父母买多大的房子,每月能给父母多少赡养费。孝其实很简单,父母要的其实就像歌里唱的,常回家看看,帮爸妈捶捶背,洗洗碗。有空很多陪陪老人是你对父母最大的孝。突然想起电视上的一则公益广告,孩子看到母亲为奶奶洗脚后,也学起妈妈,端着脚盆深一脚浅一脚的走过来帮辛苦了一天的妈妈洗脚。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爱的力量。所以,用我们的陪伴,我们的爱来传递孝吧!
 
智坛   四  244
     几十年前中国和美国有相当的距离,着距离不亚于地球和月亮之间的距离,但是国人凭着自强奋进的民族精神和极强的学习能力使这一距离在不断的减少。我们应该知道仅靠这些并不能是我们超越美国。有时候我会在想,美国的汽车不如德国,军刀和银行业不如瑞士,时装、化妆品又不如法国,小商品肯定比不上我们,但是为什么他会是世界的领头者呢?原因是美国拥有任何国家都无法望其项背的创新能力。仅此一点,使他一直被模仿,却从未被超越。
       一个人创新,可以成就自我, 成为一段传奇。一个国家创新就能够使落后成为往事,成为世界的主导。为自己,为民族,为国家,请让创新横行中国!
 
毅坛   四   186 
 “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要其何以成,何以败?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这是梁启超在《论毅力》中说过的,其意在于教导我们做事的有毅力。无论什么时候做,无论做什么都不是最重要的,坚持努力的把它做完这才是最重要的是。
       爱迪生的伟大不也正是他有坚强的意志吗?不管环境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都不会有丝毫的改变,不管失败多少次,他都不会动摇,最终达到自已的目标。这不也我们所缺少的。
 
仁坛    五   243
“恻隐之心,谓之仁也”这是儒家对“仁”的解释。同时,在五德仁义礼智信中,仁德位居其首,充分的说明了仁德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恻隐之心,对他人的关怀就尤其重要了。通常来说,我们所提倡的,正是我们所缺乏的。我们要改变现代社会人们麻木、对他人的苦痛熟视无睹甚至把自己的快乐建设在他人身上的种种现象,就必须要从仁入手。仁是一个中国人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品质。如果不具备仁的基础,其它的德行都是水月镜花。璀璨的中国文化,正是因为仁,才让人感动,才使其升华。
 
信坛   二  367
     人无信不立,教育我们做人要有诚信,对待亲人应该如此,对待朋友应该如此,对待陌生也应该如此。亲人对我们或有养育之恩,或血脉相承。于情于理我们都不应该欺骗他们。朋友待我一片热忱,与我们危难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为我们排忧解难,我们也应该真诚对待,不要欺骗他们。甚至是陌生人,倘若人人都能真诚对待彼此,这个世界将不再如此伪善。
 
义坛   一  270
义就是要符合道理。关羽的生平就显示了义的行为标准和含义。从开始的桃园结义,找到了两个可以生死相与,祸福与共的兄弟;到被迫约法三章投降曹操,过五关斩六将寻刘备,在后来的华容道放曹操。每一次行为背后都体现了他以义当先的立场,不为外在功名,利益左右自己的做事的原则。做得事无论让敌人和兄弟无可厚非,知道千年以后的今天他的故事认为我们所称道。而现代社会的我们,似乎只是把这种原则、标准摆在高高在上的位置,对它报以膜拜,崇敬之情,但从不在实际问题面前从义的角度考虑问题,也许文化就是这样被慢慢稀释,消失淡忘在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我们要了解传统文化所面临的窘境,清楚传统文化教育的迫切性。我们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不仅要把社会主义建设好,更又必要使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与发扬!
 
评语:
该帖子能紧紧围绕儒家哲学的一些重要概念进行阐述,就整体而言,有论有叙,有典有故,有据有感,论述也清楚,观点明确,逻辑清晰。但有些地方似可更为深入,而有些则可作进一步思考。
建议:二等奖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