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评比奖励 > 马强文章 二等奖

马强文章 二等奖

字号:T|T
发贴内容以现实生活为视角,以切身感悟来展开中华十大义理的讨论,发言内容紧凑,表达清晰,严肃认真,情真感实。但有些论题的理解似乎不太到位,如“仁者无敌”之“仁”,而有些却没有展开如“智”。
建议:二等奖
 
陕西师范大学
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专业:中国古代史专业2009级   
姓名:马强  
学号:291036
联系方式:18702920652
 
仁坛 五、仁的价值   61
“仁者无敌。”仁义之人不可战胜,为什么能不可战胜?需要进一步理解。孟子所说“仁者无敌”是指仁者没有内心的忧虑,无所恐惧,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让他感到忧虑和害怕。人最大的敌人在于自身,自身没有忧虑和恐惧,所以说是不可战胜的。时至今日这句话往往被误解,而且亦遭篡改,经常写作“忍者无敌”,这就造成社会上很多人的误解,你要是提到“仁者无敌”他便会理解成另外的“忍着无敌”,传统义理之推行需要我们加倍努力。
义坛  九、由义取利  5
“宁可清贫,不可浊富”,它与“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遥相呼应,这两句都是关注的取财要符合“道”。这对当今欲望疯狂膨胀的我们很有启发意义,很多人为了去追逐本来不需要的东西,违背自己的良心和社会道义,拼命的获取钱财,更有甚者为了取材谋害他人性命,迷失自我,最终锒铛入狱。从另一方面说,按照道义获取钱财容易做到,但是取材以后是自己独享还是奉献社会却是一个很难抉择的问题。费孝通先生没有去追逐财利却始终秉持着一颗“志在富民”的心,这确实是很伟大的,而且在年逾古稀之时还出行做调查,其人格令人敬佩不已。
义坛 八、以义制欲  16
“义”在金文中是指做自己该做的事情,生活中的“义”就是这样。假如你是一名学生,搞好学习、做好研究便是我们该做的事情。假如是一名工人,搞好本职工作,维护好家庭和谐便是该做之事。行大义或许我们没那个能力,但做好身边该做之事那是理所当然的。温总理讲:“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便是一种爱国”。很生动,很贴切的话,其实生活就是这样,做好我们本该做的事情,其实也在行“义”,这是我的一点理解。
礼坛  四、礼的规范  39
读到《弟子规》心中突然很激动,这东西真好,朗朗上口,很容易记住,也很实用。里面的很多东西在今天看来仍是很必要的。例如“财务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今天欲望的膨胀,矛盾的不断加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愈加紧张就是生活态度的迷茫,若要营建和谐环境,作为现在的我们就要时常读一读《弟子规》 ,不仅是一种放松,更是一种道德熏陶,时间久了我们会进步很多,人际关系变得和谐,祖宗的东西流传千百年而不衰,我们要倍加珍惜。
智坛 三、批判精神 29
看《论语》的时候一直对“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这句话情有独钟,说的真好,因为我平时话多点,容易生出一些不必要的误解,所以一直在谨慎的践行这句话。老祖宗真是聪明,把事情看的那么透彻,教导人千百年,我要是把这句话给实践好,少犯多少错误啊,而且少犯错误的同时还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
智坛 七、智的价值  46
本篇中的“智”与其说是智慧倒不如说是道德层面上的自知,这种自知就是“智”的源泉。通俗上说就是自己了解自己,自己知道自己。这种自知在人与人之间发生矛盾之时尤为重要。当人际间出现矛盾时候能不能做到自知,能不能首先考虑自身的错误变得尤为重要,很多时候我会更多的去想对方的错误,这不利于矛盾的解决以及关系的改善,从自身出发推己及人,才是正确的途径,要做到错误的自知尤为难,因此也显得更为重要。
智坛  七、智的价值  46
昨天看到关于介绍何怀宏先生的文章,文章说何先生“一生为一事”的精神时,提到希腊智慧格言“认识你自己”,这不就是我们古代思想家“知己”的精神吗?知己就是认识你自己,就意味着,认识我要做的事情,认识我应当做的事情,不这样就无法认清自己,甚至无法去认识自己。在他看来,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唯一任务,属于自己的那唯一的事情,然后再极其坚忍的把它做完;一个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你必须选定一个你最擅长的方面来用足你的力气:当一件事做过之后,不是问“你是否取得了很大成功”,而是问“你是否尽了最大努力”。因为非常赞成他的话所以大篇幅的摘录了下来,这种只记得态度和做事精神,为我们理解“知己”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信坛  信的行为 59
前几天帮同学买票,因为票价突然上涨,便放弃了帮其买票的事情(已征得对方同意),事情过后总感觉没有兑现自己的诺言,尽管已与我无关,心里总觉得对方托付的事情没有完成好,是一种失信,人无信不立,这种诚信的理念一旦形成,天长日久不断深化,当真是威力无穷,诚信不是一朝促成的,点点滴滴的积累才促成了一种诚信的人品和理念。
忠坛 
孝坛  六、祭祀祖先 15
说起祭礼,近年来的风潮不是表面形式大于内心恭敬的事情了,而是所体现的社会道德愈加败坏,制作精良的女佣人也就罢了,竟然也有纸制二奶,地上的坏风气带到地下,不知道阎王爷会做何感想,大概也在慨叹“世风日下啊”。追忆先人不去从心里去恭敬,假如祖先有在天之灵,这烧纸制二奶的事情,也不会接受,与其大搞排场倒不如买两支鲜花祭奠一下。
廉坛  十、反省 21
七楼的老兄的引语不仅引用错误而且释义也不太准确。原句是“朝闻道,夕死可矣”,不是“朝闻兮”。此句出自于《里仁》篇,“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唯有仁者爱人,这就是他一辈子奔走呼号的政治理想。可见孔子诸侯能否采纳他的仁政很是看重。“朝闻道,夕死可矣。”这里的这个‘闻’字,应该是跟《出师表》中 “不求闻达于诸侯”里的‘闻’字一个意思。这里的闻指的是:出名 被统治者重用。 孔子刚说完 “朝闻道,夕死可矣”似乎觉得还不能够说服众门人,于是乎接着说道:“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为足与议也” 这‘道’字就出在这里。 “士志于道”中的’道‘跟“朝闻道”是一样的意思 这里的“道”指的是政治理想即“仁政”。 综合上述,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就知道“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意思是如果在一个国家里,一个人如果早上能达成了一直坚持的理想,实施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仁政),那么他就算晚上死去那也是值得的。
毅坛 八、以力抗命 5
 “祸之来也,人自生之;福之来也,人自成之”倒是与“福不虚至,祸不易来”(晋·陶渊明《命子》)可互通。人们做一件事,好的结果会大加赞赏自己,如若有坏的结果便会怨天尤人,福是自修的,祸是强加的。这种想法很多人都会有,我也是这样,真是应该好好反省自己,追踪福祸之本源,才能在以后得以预见福祸,这种不断的循环或许正是达到“正道”的一种方式,达“正道”而“知命”,正是自身不断修行的结果。
和坛 六、道与艺 8楼
对于道与艺的讨论最早可见于墨子的《非乐》,其后较为有名的便是荀子的《乐论》,这些文章对于道与艺都有着经典的探讨,我是支持荀子的观点的,《乐论》充分肯定音乐的潜移默化作用,说:“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又说:“乐者……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这便是艺的巨大作用,墨旬两人的观点都是基于当时社会情况而阐明的,支持荀子的观点也不能一下子否定墨子,就是要基于当时的具体情况作具体的探讨。
仁坛 十、培育良知 58楼
在这物欲横流的年代,很多人被利益所驱使着,这世界便发出了寻找“良知”的呼声,我始终相信这个社会会越来越美好,正像俄国索尔仁尼琴所坚称的:“我绝不相信这个时代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正义和良善的价值观,它们不仅有,而且不是朝令夕改、流动无常的,它们是稳定而永恒的。”如果我们同样坚信,我们将同样获得并且拥有。
礼坛 五 礼: 主题题解  31楼  
至今日,礼确实有很多不合乎时宜的原则,但是几千年的传承有着它博大精深的内涵,之所以得以传播至海外,就是在于礼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能顺应时宜,合乎社会发展需要,在今天与其批判旧的糟粕倒不如早早的去改变,传承文明,将其中精华承接了,才有资格去批判。
智坛 十、学习之道 40                 
“学者之病,最是先学作文干禄,使心不宁静,不暇深究义理”这段话对于当前的研究生最是适合的,今天的研究生书没读多少,就忙着发表文章,且不说对书深究义理,就是以数量来说,又有多少人能够过关,踏踏实实的多看些好书,弄通弄懂才是最关键的。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